<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注冊公司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德國國際直接投資流動趨勢和格局

    摘要:德國是對外直接投資大國,德FDI流動規(guī)模和結構深受歐盟一體化進程影響,中國在德國FDI流入流出存量中占比仍相對較小。不動產和商務、金融機構、制造業(yè)在近年德國FDI雙向存量和流量占大部分,制造業(yè)FDI存流量占比有所下降。德國海外企業(yè)總量、銷售收入和雇員總量持續(xù)增長;東歐地區(qū)在德海外企業(yè)收入中占比持續(xù)增長;中國占比也在上升,但仍相對較低。制造業(yè)和生產服務業(yè)在德海外企業(yè)收入中占絕大部分。德FDI趨勢和格局為我提供有益啟示:加強國際經貿關系合作,推動生產服務業(yè)“走出去”,完善配套金融政策環(huán)境,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大力促進中德雙向投資。

     

    一、德國國際直接投資流動規(guī)模變化和區(qū)域結構趨勢

    1.德國是對外直接投資大國。如表1所示, 1990、2000、2009年末,德對外直接資本流入存量分別占全球存量的5.5%、3.6%、4.0%,均在全球排名第5;對外直接資本流出存量分別占全球存量的7.3%、6.8%、7.3%,均在全球排名第4。存量逆差逐漸擴大,從1990年末的403.5億美元擴大到2009年末的6768.4億美元;2009年末,逆差相當于流出存量的49.1%。

    表1  德國1990、2000和2009年FDI存量及其全球地位

    年份
     流入存量

    (億美元)
     占比

    (%)
     排名
     流出存量
     占比

    (%)
     排名
     
    德國
     世界
     德國
     世界
     
    1990
     1112.3
     20187.8
     5.5
     5
     1515.8
     20868.2
     7.3
     4
     
    2000
     2716.1
     74425.5
     3.6
     5
     5418.7
     79674.6
     6.8
     4
     
    2009
     7016.4
     177434.8
     4.0
     5
     13784.8
     189821.2
     7.3
     4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發(fā)會議(UNCTAD):《世界投資報告2010》。

    如表2所示,2007~2009年,德直接資本流入凈額分別占全球總額的3.6%、1.4%、3.2%,在全球排名第7、15、6位;直接資本流出凈額分別占全球總額的7.2%、7.0、5.0%,均在全球排名第4;這3年,FDI流量逆差額分別為859.5、1101.6、271.0億歐元,分別相當于流出額的52.9%、81.8%、43.2%。

    表2  德國2007~2009各年FDI流量及其全球地位

    年份
     流入量

    (億歐元)
     占比

    (%)
     排名
     流出量

    (億歐元)
     占比

    (%)
     排名
     
    德國
     世界
     德國
     世界
     
    2007
     765.43
     20999.73
     3.6
     7
     1624.92
     22675.47
     7.2
     4
     
    2008
     244.35
     17708.73
     1.4
     15
     1345.92
     19287.99
     7.0
     4
     
    2009
     356.06
     11141.89
     3.2
     6
     627.05
     11009.93
     5.7
     4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發(fā)會議(UNCTAD):《世界投資報告2010》。

        盡管近年德國在FDI流出存量、流量規(guī)模上通常低于美國英國法國,但其主要原因是美國、英國是全球金融中心,按現有FDI統(tǒng)計方法,美、英數據中大量包含金融市場投資和中轉性投資,從純粹實業(yè)投資看,德國和他們相比并不遜色。

        2.德國FDI流動規(guī)模和結構深受歐盟一體化進程影響。

    在1992歐洲共同市場啟動前的1989~1991年,在1999年歐元區(qū)啟動前后的1998~2000年間,德國FDI流入額、流出額加速增長,并形成短期峰值。

    如表3所示,從各5年期看德國直接投資流入額,來自歐盟27國的占比從1971~1975年間的35.2%持續(xù)上升至1996~2000年間的89.7%,而后稍有回落,2006~2010年間為67%;來自歐元區(qū)15國(不包括2009年加入歐元區(qū)的斯洛伐克) 的占比從1971~1975年間的23.4%持續(xù)上升至2001~2005年間的73.9%,2006~2010年間為67%。來源于美國占比1971~1975年間為27.6%,后持續(xù)下降至1991~1995年間的3.6%,再有所回升,2006~2010年間為8.4%。來源于盧森堡的投資(以中轉投資為主,實際來源地不詳)一直保持較高占比,2006~2010年間為18.6%。1996年前,來源于中國投資接近于0,2006~2010年間占比達0.4%。

    表3  1971年來各5年期德國FDI來源、去向國家結構(%)

    時期
     EU27
     EA15
     英國
     美國
     日本
     盧森堡
     中國
     
    FDI流入額來源占比
     
    1971~1975
     35.2
     23.4
     9.5
     27.6
     3.0
     4.8
     0.0
     
    1976~1980
     54.9
     34.3
     17.1
     24.0
     5.7
     17.5
     0.0
     
    1981~1985
     55.8
     36.8
     12.9
     15.6
     14.7
     12.7
     0.0
     
    1986~1990
     69.1
     49.2
     10.2
     3.8
     16.2
     2.0
     0.0
     
    1991~1995
     69.3
     52.0
     23.6
     3.6
     7.3
     7.5
     0.0
     
    1996~2000
     89.7
     64.2
     23.9
     5.8
     0.4
     34.0
     0.1
     
    2001~2005
     79.3
     73.9
     -3.9
     9.8
     1.3
     15.8
     0.4
     
    2006~20101
     67.0
     63.9
     2.6
     8.4
     2.2
     18.6
     0.4
     
    時期
     FDI流出額去向占比
     
    1971~1975
     47.7
     43.0
     3.8
     9.5
     0.6
     5.7
     0.0
     
    1976~1980
     39.7
     34.3
     4.1
     35.3
     0.6
     9.4
     0.0
     
    1981~1985
     37.3
     31.3
     5.1
     37.4
     1.1
     5.3
     0.1
     
    1986~1990
     52.7
     39.7
     12.1
     32.0
     1.4
     3.3
     0.1
     
    1991~1995
     72.0
     49.2
     13.8
     10.4
     1.4
     3.7
     0.9
     
    1996~2000
     45.2
     24.0
     12.5
     37.2
     1.5
     4.7
     1.2
     
    2001~2005
     43.1
     -1.8
     29.6
     34.2
     0.8
     5.6
     4.6
     
    2006~20101
     66.3
     47.4
     10.7
     10.4
     0.8
     8.2
     2.2
     

       12010年數據僅涵蓋前3季度。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從各5年期看德國直接投資流出額看,朝向歐盟27國FDI流量占比在1971~1975年間已達47.7%,然后在波動中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2006~2010年間達66.3%;朝向歐元區(qū)15國FDI流量占比也是在波動中保持較高比率,2006~2010年間達47.4%。朝向英國投資總體占比上升,其中2001~2005年間高至29.6%。朝向美國投資占比則在大部分時期保持較高比率,2001~2005年間為34.2%。各時期對盧森堡投資占比一直在3.5%~9.5%之間,表明德國企業(yè)對外投資,也有相當部分通過盧森堡中轉。德1981年后開始發(fā)生對中國投資,2001~2005年間對中國投資占比已達4.6%,2006~2010年間為2.2%。

    3.近兩年德國FDI流動伙伴格局基本保持穩(wěn)定。如表4示,2009年和2010年前3季度,歐盟在FDI流入流出額占比在60%~85%,歐元區(qū)占比在45%~60%,他們仍是德國FDI流動主要區(qū)域。其他地區(qū)占比也變化不大。中國在德FDI流入額中分別占0.3%、1.2%,在流出額中分別占5.7%、1.1%。總體上近兩年德國FDI流動伙伴結構和前期大體相一致。

    表4  2009和2010前3季年德國FDI來源、去向國家結構(%)

    年份
     EU27
     EA15
     英國
     美國
     日本
     盧森堡
     中國
     
    FDI流入額來源占比
     
    2009
     75.7
     69.8
     4.2
     7.2
     -0.2
     31.3
     0.3
     
    2010前3季
     59.5
     51.6
     8.1
     5.4
     -0.1
     12.8
     1.2
     
    年份
     FDI流出額去向占比
     
    2009
     83.9
     50.3
     20.3
     3.5
     -0.7
     28.1
     5.7
     
    2010前3季
     59.7
     46.4
     5.9
     21.5
     2.7
     -1.7
     1.1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4.中國在德國FDI流入流出存量中占比仍相對較小。如表5示,1996~2008年末,歐元區(qū)、歐盟在德國FDI流入、流出存量中的占比持續(xù)上升(其中部分因素來源于成員國擴大),英國在流入存量中占比微有上升,在流出存量中占比微有下降,美國在流入、流出存量中占比總體下降。2008年,英國、美國、盧森堡在流入存量中占比達8%、10.7%、13.9%,在流出存量中占比高達9.9%、17%、6.1%,出入上述三國的FDI相當大部分是中轉或證券市場投資。2008年末,中國在流入、流出存量中占比分別只有0.1%、2.1%。

    表5  德國FDI流入流出存量的區(qū)域和國家結構(%)

    指標
     年份
     歐盟1
     歐元區(qū)1
     英國
     美國
     日本
     盧森堡
     中國
     
    流入存量來源
     1996
     53.5
     41.5
     7.7
     26.2
     4.7
     1.5
     0.0
     
    2002
     74.4
     63.3
     8.1
     14.6
     1.8
     22.0
     0.0
     
    2008
     73.8
     62.7
     8.0
     10.7
     2.2
     13.9
     0.1
     
    流出存量去向
     1996
     57.8
     42.6
     10.0
     21.5
     2.0
     4.3
     0.7
     
    2002
     58.2
     40.4
     10.8
     26.6
     1.3
     4.7
     1.1
     
    2008
     64.1
     44.6
     9.9
     17.0
     1.0
     6.1
     2.1
     

          1歐盟在2006年及以前是歐盟25國,2006年以后是歐盟27國;歐元

    區(qū)從2007年才包括斯洛文尼亞,從2008年才包括馬耳他和塞浦路斯。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二、德國FDI流入流出行業(yè)結構

    (一)外國對德直接投資。

    1.從存量結構看,制造業(yè)外資存量占比總體呈下降態(tài)勢。如表6所示,在外國對德直接投資存量中,“不動產和商務”類占比先從1995年末的52.3%上升至2000年末的75.1%,2008年末為70%,而其中公司權益持有投資占比高達66.2%;金融中介類投資占比在7%~7.4%之間保持相對穩(wěn)定,制造業(yè)占比先下降至2000年的10.2%,2008年末再微升至11.8%。到2008年末,在存量中占相對大份額的還包括批發(fā)零售維修、運輸倉儲通信,分別占3.6%、7.4%。

    表6  外國對德直接投資存量按形成企業(yè)分類行業(yè)結構變化(%)

    年末
     采礦
     制造
     供水電氣
     建筑
     旅館飯店
     批發(fā)零售維修
     運輸倉儲通信
     金融中介
     不動產和商務
     公司權益持有1
     
    1995
     0.5
     23.4
     0.2
     0.3
     0.3
     14.6
     0.9
     7.2
     52.3
     49
     
    2000
     0.1
     10.2
     0.2
     0.1
     0.2
     6.1
     0.8
     7
     75.1
     72.7
     
    2008
     0.2
     11.8
     0.3
     0.1
     0.2
     6.2
     3.6
     7.4
     70
     66.2
     

    1為“不動產和商務中的一部分”。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2.不動產和商務、金融機構、制造業(yè)在近年德國FDI流入額占絕大部分。按表7數據計算,2006~2009各年FDI流入額中,不動產和商務、信貸機構、保險基金、制造業(yè)、運輸倉儲等行業(yè)的加總份額分別是90.1%、77.5%、93.8%、116.8%。

      表7  2006~2009年外國對德直接投資流量分類行業(yè)結構(%)

    年份
     制造業(yè)
     供水電氣
     批發(fā)零售修理
     運輸倉儲
     通信
     信貸機構
     保險基金
     不動產和商務
     公司權益持有1
     
    2006
     8.2
     0.8
     1.2
     -1.4
     0.2
     7.3
     13.3
     62.7
     58.7
     
    2007
     10.5
     0.6
     4.7
     -0.8
     4.3
     6.9
     3.8
     57.1
     44.3
     
    2008
     -20.8
     3.2
     -9.3
     18.4
     0.8
     20.2
     2.8
     73.2
     41.4
     
    2009
     30.9
     -0.7
     -13.1
     1.4
     -0.1
     13.6
     -5.4
     76.3
     70.8
     

          1為“不動產和商務中的一部分”。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3.大部分行業(yè)大部分年份FDI流入主要來自歐盟地區(qū)。如表8示,計算各行業(yè)FDI流入凈額中歐盟占比,如該比率在“50%~200%”之間(因項目變現、貸款償還等原因,某國某行業(yè)流入、流出的FDI可能整體出現負投資,由此導致行業(yè)、國家大范圍總投資小于小范圍投資,并導致部分占總體的比率出現負比率、比率超過100%),則可認為該年來自歐盟FDI流入在全部流入額中起著主導作用。表8(1)示,2006~2009各年歐盟在全部投資中占比均超過50%,同時各年大部分行業(yè)占比確實在“50%~200%”之間。不過,某些行業(yè)在部分年份,整體流入可能和來自歐盟流入額差異較大,如表8(2)示,化學化工行業(yè),在整個2006~2009年間占比波動極大,且不在“50%~200%”。

    表8   2006~2009年歐盟流入額在各行業(yè)FDI流入額中占比

    (1)全部FDI流入和行業(yè)大類

    年份
     總計
     制造業(yè)
     供水電氣
     批發(fā)零售修理
     運輸倉儲
     通信
     信貸機構
     保險基金
     不動產和商務
     
    2006
     51.5
     109.9
     34.4
     120
     73.4
     0
     37.5
     18.2
     37.5
     
    2007
     82.6
     118.7
     155.8
     71.1
     -60.5
     98.4
     84.2
     117.3
     44.1
     
    2008
     66.1
     97.5
     92.1
     -4.1
     107.1
     100
     79.5
     124.5
     19.2
     
    2009
     74.1
     52.4
     59.5
     97.1
     71.6
     11.8
     89.5
     19.3
     75.8
     

    (2)部分行業(yè)小類

    年份
     化學化工
     機械設備
     電子電氣
     汽車機車
     公司權益持有
     
    2006
     1630.8
     75.6
     39.7
     43.4
     40
     
    2007
     -78
     85.5
     82.4
     94.1
     56.8
     
    2008
     -54
     20.5
     65.7
     524.4
     34
     
    2009
     -56.3
     109.2
     88.2
     49.7
     81.8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二)德國對外直接投資。

    1.從存量結構看,制造業(yè)外資存量占比總體持續(xù)下降。如表9所示,在德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中,“不動產和商務”類占比先從1995年末的28.3%持續(xù)升至2008年末為46.9%,其中2008年末公司權益持有類存量占比就達41.2%;1995~2008年,金融中介類投資存量占比從24.3%稍降至17.6%,制造業(yè)存量從31.1%持續(xù)下降至18.2%。到2008年末,在輸出存量中占相對大份額的還包括批發(fā)零售維修、運輸倉儲通信,分別在存量總額中占9.4%、4%。

    表9  德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按形成企業(yè)行業(yè)分類結構變化(%)

    年份
     農林漁
     采礦
     制造
     供水電氣
     建筑
     批發(fā)零售維修
     運輸倉儲通信
     金融中介
     不動產和商務
     公司權益持有1
     
    1995
     0.2
     1.1
     31.1
     0.1
     0.4
     13.1
     0.8
     24.3
     28.4
     25.5
     
    2000
     0.1
     0.8
     23.8
     0.5
     0.2
     9.6
     1.8
     19.2
     43.2
     39.6
     
    2008
     0.1
     0.4
     18.2
     2.3
     0.2
     9.4
     4
     17.6
     46.9
     41.2
     

    1為“不動產和商務中的一部分”。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2.不動產和商務、金融保險、制造業(yè)、通信是近年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行業(yè)大類。按表10示數據,2006~2009各年,這些行業(yè)在德國對外FDI流量中占比總和分別為97.1%、85.9%、78.4%、73.4%。

     表10  2006~2009年德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分類行業(yè)結構(%)

    年份
     制造業(yè)
     供水電氣
     批發(fā)零售修理
     運輸倉儲
     通信
     信貸機構
     保險基金
     不動產和商務
     公司權益持有1
     
    2006
     33.6
     1.1
     1.8
     -2.7
     6.7
     31.8
     3.3
     21.7
     17.1
     
    2007
     25.8
     0
     1.4
     -0.4
     3.2
     -8.3
     9.2
     56
     35.5
     
    2008
     17.1
     2.6
     4.3
     3.1
     9.6
     7.8
     5
     38.9
     29
     
    2009
     -22.8
     15.3
     -16.9
     -1.8
     -4.9
     37.3
     4.6
     59.2
     49.1
     

    1為“不動產和商務中的一部分”。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3.大部分年份歐盟是德大部分行業(yè)FDI的重要流向和流經地。如表11所示,大部分年份流向歐盟地區(qū)投資在各行業(yè)對外FDI中占比也在50%和200%之間,其中,批發(fā)零售修理、通信、信貸機構等行業(yè)投資表現得尤為明顯。

    表11   2006~2009年流向歐盟額在各行業(yè)FDI流出額中占比

    (1)全部FDI流出和行業(yè)大類

    年份
     總計
     制造業(yè)
     供水電氣
     批發(fā)零售修理
     運輸倉儲
     通信
     信貸機構
     保險基金
     不動產和商務
     
    2006
     61.4
     45.2
     19.1
     39.7
     112.9
     99.8
     86.7
     15.6
     48.4
     
    2007
     60.9
     96.5
     -1920
     84.5
     -441.4
     99.5
     151.2
     69.8
     55
     
    2008
     65.8
     39.9
     53.5
     83.5
     25.5
     100.3
     72.1
     8.6
     78.5
     
    2009
     83.1
     64.7
     91.9
     102.7
     -8.7
     101.7
     87.8
     148.2
     80.1
     

    (2)部分行業(yè)小類

    年份
     化學化工
     機械設備
     電子電氣
     汽車機車
     公司權益持有
     
    2006
     6.1
     91.6
     138.4
     -162.8
     36.2
     
    2007
     331.3
     105.2
     58.7
     125.3
     28.3
     
    2008
     -7.5
     -6.4
     9
     40.3
     70.1
     
    2009
     265.9
     92
     97.5
     87.9
     95.9
     

       數據來源:德國中央銀行(www.bundesbank.de)。

     

    三、德國海外企業(yè)若干方面情況

       (一)分區(qū)域情況。表12從區(qū)域比較角度,揭示德國“海外生產體系”多方面信息。

    1.海外企業(yè)總量、銷售收入和雇員總量持續(xù)增長。2008年,德海外企業(yè)雇員總數、銷售收入分別相比1996年增長87.6%、204.9%,年均分別增長5.4%、9.7%。到2008年,德海外企業(yè)總量31095家;雇員總數585.2萬人,相當于當年德國內該年就業(yè)人員總量的14.6%;銷售收入總額18484億歐元,相當于當年德國總產出(產量×當年價格)的40.0%,GDP的83.1%。

    2.歐盟地區(qū)在德海外企業(yè)收入占比在波動中微有下降,但東歐地區(qū)占比明顯地持續(xù)上升。1996、2002、2008年,整個歐盟27國在德海外企業(yè)收入中占比先從56.9%下降至47.7%,然后再上升至54.7%(其中部分由歐盟涵蓋范圍擴大導致);歐元區(qū)占比先從41.2%下降至30.8%,再微升至32.3%(需注意,2008年相比2002,歐元區(qū)范圍增加斯洛文尼亞、馬耳他和塞浦路斯,考慮到這一點,2002~2008年間歐元區(qū)實際占比應視為維持穩(wěn)定,而不是上升);歐盟非歐元區(qū)占比從15.7%升至16.9%,再升至22.4%(2008年歐盟非歐元區(qū)范圍剔除了斯洛文尼亞、馬耳他和塞浦路斯,所以實際占比上升幅度更大)。可見,總體上,德國對全部東歐地區(qū)直接投資力度在不斷加大,東歐地區(qū)收入占比在持續(xù)上升。

    表12   1996年來德國海外企業(yè)總量收入雇員分區(qū)域情況

    范圍
     年份
     銷售收入(億歐元)
     銷售收入占比(%)
     企業(yè)家數(家)
     雇員總數(萬人)
     雇員人均銷售收入(萬歐元)
     企業(yè)平均雇員數(人)
     
    全球
     1996
     6063
     100
     24987
     312
     19.4
     124.9
     
    2002
     14176
     100
     22721
     454.6
     31.2
     200.1
     
    2008
     18484
     100
     31095
     585.2
     31.6
     188.2
     
    歐盟1
     1996
     3447
     56.9
     15027
     139.4
     24.7
     92.8
     
    2002
     6768
     47.7
     12864
     232.6
     29.1
     180.8
     
    2008
     10113
     54.7
     17023
     285.2
     35.5
     167.5
     
    歐元區(qū)1
     1996
     2495
     41.2
     10166
     98.5
     25.3
     96.9
     
    2002
     4368
     30.8
     7842
     125.3
     34.9
     159.8
     
    2008
     5969
     32.3
     10025
     135.5
     44.1
     135.2
     
    歐盟歐元區(qū)外
     1996
     952
     15.7
     4861
     40.9
     23.3
     84.1
     
    2002
     2400
     16.9
     5022
     107
     22.4
     213.7
     
    2008
     4144
     22.4
     6998
     150
     27.6
     213.9
     
    美國
     1996
     1286
     21.2
     2825
     55.4
     23.2
     196.1
     
    2002
     3930
     27.7
     3399
     79.1
     49.7
     232.7
     
    2008
     3183
     17.2
     4344
     76.8
     41.4
     176.8
     
     中國(大陸)
     1996
     39
     0.6
     298
     5.9
     6.6
     198
     
    2002
     208
     1.5
     511
     13.6
     15.3
     266.1
     
    2008
     659
     3.6
     1195
     39.7
     16.6
     332.2
     
    東南亞2
     1996
     174
     2.9
     1195
     23.4
     7.4
     195.8
     
    2002
     630
     4.4
     1069
     23.4
     26.9
     218.9
     
    2008
     734
     4
     1382
     24
     30.6
     173.7
     

    1歐盟在2006年及以前是歐盟25國,2006年以后是歐盟27國;歐元區(qū)從2007年才包括斯洛文尼亞,從2008年才包括馬耳他和塞浦路斯。

    2包括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和東盟部分國家。

    3.美國在德海外企業(yè)銷售收入占比中先上升,后明顯下降。1996~2002年,美國占比從21.2%上升至27.7%,然后再下降至2008年的17.2%。

    4.中國在收入和雇員中占比持續(xù)上升,但收入占比仍相對較低。1996、2002、2008年,中國(大陸地區(qū))在德海外企業(yè)銷售收入中占比分別為0.6%、1.6%、3.5%,在德海外企業(yè)雇員總量中占比分別為5.9%、13.6%、39.7%。

    5.雇員人均銷售收入能一定程度反映區(qū)域市場發(fā)展水平差異。2008年各市場雇員人均銷售收入排序為“歐元區(qū)(44.1)>美國(41.4)>東南亞(30.6)>歐盟非歐元區(qū)(27.6)>中國(16.6)”。

    (二)分行業(yè)情況。表13從分行業(yè)比較角度,揭示德國“海外生產體系”多方面信息。

    1.制造業(yè)和生產性服務業(yè)海外企業(yè)銷售收入占比最高。1996、2002、2008年,制造業(yè)占德海外企業(yè)銷售收入比率分別為49.1%、44.2%、37.3%,雖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最高占比行業(yè)地位。其次是批發(fā)零售修理行業(yè),海外企業(yè)收入占比分別達36.6%、35.6%、33.9%。對照表9,上述行業(yè)收入占比大大高出資產存量占比。

    2.不同行業(yè)海外企業(yè)和國內企業(yè)銷售收入對比差異較大。2008年德國內制造業(yè)銷售收入總額13630億歐元,海外企業(yè)銷售收入總額6897億歐元,海外相當于國內的50.6%。汽車機車制造國內企業(yè)銷售額2840億歐元,海外企業(yè)銷售額2082億歐元,海外相當于國內的73.3%(另據德汽車制造業(yè)協(xié)會(VDA)數據,2009年德企業(yè)產轎車總量相當于全球總產量20%,德國內和德海外企業(yè)產量分別為497萬輛、486萬輛,海外相當于國內的97.7%)。化學化工制造國內企業(yè)銷售額1030億歐元,海外企業(yè)銷售額1497億歐元,海外相當于國內的145.3%。建筑業(yè)國內企業(yè)銷售額16860億歐元,海外企業(yè)銷售額2450億歐元,海外相當于國內的14.5%。如前交代,全部德海外企業(yè)總收入相當于當年德國國內產出總額的40.0%,應視為所有行業(yè)平均值。

    表13   1996年來德國海外企業(yè)總量收入雇員分行業(yè)情況

    范圍1
     年份
     銷售收入(億歐元)
     銷售收入占比(%)
     企業(yè)家數(家)
     雇員總數(萬人)
     雇員人均銷售收入(萬歐元)
     企業(yè)平均雇員數(人)
     
    制造業(yè)
     1996
     2974
     49.1
     8284
     200
     14.9
     241.4
     
    2002
     6271
     44.2
     7529
     262.3
     23.9
     348.4
     
    2008
     6897
     37.3
     9047
     297.4
     23.2
     328.7
     
    其中:汽車機車制造
     1996
     708
     11.7
     577
     39.6
     17.9
     686.3
     
    2002
     2763
     19.5
     802
     76.6
     36.1
     955.1
     
    2008
     2082
     11.3
     1119
     68.6
     30.3
     613.0
     
    其中:化學化工
     1996
     838
     13.8
     1545
     38.8
     21.6
     251.1
     
    2002
     1324
     9.3
     1311
     40.6
     32.6
     309.7
     
    2008
     1497
     8.1
     1381
     38.1
     39.3
     275.9
     
    建筑
     1996
     89
     1.5
     378
     11
     8.1
     291.0
     
    2002
     134
     0.9
     213
     7
     19.1
     328.6
     
    2008
     245
     1.3
     507
     14.2
     17.3
     280.1
     
    批發(fā)零售修理
     1996
     2219
     36.6
     9989
     57.5
     38.6
     57.6
     
    2002
     5048
     35.6
     6664
     83.9
     60.2
     125.9
     
    2008
     6260
     33.9
     8787
     125.2
     50.0
     142.5
     
    運輸倉儲
     1996
     320
     5.3
     795
     7
     45.7
     88.1
     
    2002
     480
     3.4
     1033
     18.7
     25.7
     181.0
     
    2008
     830
     4.5
     1663
     35.2
     23.6
     211.7
     
    金融中介
     1996
     321
     5.3
     1595
     10
     32.1
     62.7
     
    2002
     911
     6.4
     2283
     22.4
     40.7
     98.1
     
    2008
     1739
     9.4
     2598
     31.6
     55.0
     121.6
     
    不動產和商務
     1996
     327
     5.4
     3144
     11.3
     28.9
     35.9
     
    2002
     463
     3.3
     3528
     21.1
     21.9
     59.8
     
    2008
     707
     3.8
     6420
     32.4
     21.8
     50.5
     

    1全部行業(yè)總量同于表11“全球總量”。

    3.“不動產和商務行業(yè)”銷售收入占比很低,并且企業(yè)雇員很少。對照表9,2008年不動產和商務行業(yè)資產存量占比為46.9%,但2008年該行業(yè)大類在海外收入總額占比只有3.8%;且該行業(yè)單家企業(yè)雇員人數相比其他行業(yè)小得多。究其原因,納入該行業(yè)統(tǒng)計范圍包括有大量金融市場投資和中轉參股投資,其海外企業(yè)收入多屬于中介手續(xù)費性質;因此,1996年來,該類行業(yè)投資資產占比上升,但收入占比卻在持續(xù)下降。

     

    四、總結和啟示

    從德國FDI存量、流量,海外企業(yè)總量及其結構的統(tǒng)計分析中,我們感受到德國直接資本流動的多方面特征。一是德國FDI流動,特別是FDI流出保持快速增長,并使德國對外直接資本輸出大國地位得到維系。二是德國FDI流動的地域結構深受歐盟共同市場建設和歐元區(qū)貨幣聯盟建設影響。三是德國FDI流入流出中也包含大量金融市場投資和中轉性投資。從地域結構上看,德國FDI出入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美國、英國、盧森堡中轉完成的;從行業(yè)結構上看,制造業(yè)投資規(guī)模增長,但占比下降,且制造業(yè)海外收入占比大大高出資產存量占比,制造業(yè)投資絕大部分是純實業(yè)投資;這反映出,通過有組織金融市場或通過參股性中介公司完成的投資比實業(yè)投資增長更為迅速,而按現行統(tǒng)計口徑,這些投資也被納入直接投資。四是國內強勢制造業(yè)和貨物盈余是德國實現國內直接資本凈輸出的重要基礎。2008年制造業(yè)海外企業(yè)收入占比高至37.3%,且整行業(yè)海外企業(yè)銷售收入已相當于國內企業(yè)收入的50.6%;而如化學化工等部分制造業(yè),2008年海外企業(yè)銷售額已大大高出國內企業(yè)銷售額。五是德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優(yōu)勢的產業(yè)在對外投資和海外銷售上都有較好表現。除制造業(yè)外,德國建筑、批發(fā)零售修理、運輸倉儲、信貸機構等行業(yè)海外企業(yè)銷售都持續(xù)快速增長,并已實現較高銷售規(guī)模。

    和德國相類似,我國已成為制造業(yè)大國和貿易盈余大國。借鑒德國經驗,我們應從以下方面入手,為相關具備一定優(yōu)勢行業(yè)的FDI流動,特別是為國內企業(yè)“走出去”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1)加強自由貿易區(qū)、共同要素市場等形式的國際經貿關系合作。要通過多途徑國際經貿關系合作,為境內外企業(yè)國際投資布局提供更寬廣、更自由的產品和要素市場空間。

    (2)提升生產服務業(yè)素質,并為其“走出去”創(chuàng)造配套環(huán)境。德國生產性服務業(yè)和制造業(yè)相得益彰,其海外經營也趨向活躍。從當前我國情況看,以制造業(yè)為支撐,只要引導得當,我國批發(fā)零售、物流倉儲、銀行保險、工程修理等行業(yè)的國際素質也將邁上新臺階,因此,我們要從國內國際兩方面,為這些行業(yè)海外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huán)境。

    (3)完善配套的金融投資法規(guī)和政策環(huán)境,加強相關國際合作。今后,我國非金融企業(yè)中轉參股和融資需求將不斷增加,為此,一方面要照顧到企業(yè)需要,從政策、市場、國際合作等方面,為相關行業(yè)企業(yè)國際布局創(chuàng)造適當條件;另一方面,要加強監(jiān)管,防止FDI流動成為不法資金轉移渠道。

    (4)推動國內金融市場國際化,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德國FDI相當大部分通過美國、英國、盧森堡等國金融中心中轉形成,主要原因是德國關聯證券市場不具備全球中心地位,很顯然,通過他國市場中轉投資,至少損失部分金融服務貿易收益。從反面借鑒,我國要創(chuàng)造條件,在中國國內建立境外企業(yè)上市渠道,并建立各幣種證券、信貸、貨幣多途徑融通市場,乃至提升國內金融市場國際地位,以為FDI流動創(chuàng)造較好的國內金融市場環(huán)境。

    (5)繼續(xù)大力促進中德雙向投資。目前,中德雙向FDI在德國FDI存量、流量中占比都相對偏小。中德雙向投資,和中德兩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中德貿易關系對比顯得不相稱。貿易是投資的先導,金融危機前后,中德貿易快速增長,預計未來中德雙向投資潛力巨大,我們應從政策環(huán)境、企業(yè)引導等多方面開展工作,促進中德雙向投資邁向新臺階。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guī) | 工商注冊 | 企業(yè)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99久久久国产自输拍| 国产福利拍拍拍|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第一页| 男女xx00动态图120秒|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男女真实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欧美和拘做受全程看| 国产第一导航深夜福利|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黄色成年人视频|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男女一进一出无遮挡黄| 日本网址在线观看| 含羞草实验室入口免费网站直接| yy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深夜福利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精品国产品欧美日产在线|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