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93年4月,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全國開發區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實施試點單位。開發區位于合肥市南9公里處,交通便捷,東臨駱崗國際機場和滬蓉高速公路,西貼合九鐵路,北臨312國道,南倚巣湖。規劃面積39平方公里。6平方公里起步區實現“五通一平”,基礎設施完備。
開發區自創建以來,充分發揚"團結拼搏,艱苦挺進,改革創新,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堅持"以現代工業為主,吸引外資為主,出口為主,致力于高新技術產業"的"三為主一致力"的辦區宗旨,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土為本,滾動發展,搶抓機遇,堅定信念,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一片崗川相間的土地上初步構筑出現代化工業新區的框架。
至2002年年底,共計引進項目293個,項目投資總額165億元,協議利用外資1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億美元,累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5.7億元,工業總產值356.7億元,工業增加值112億元,利稅34億元,財政收入16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16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14億元,建成道路100公里,變電所4座,10KV以上供電線路70公里,供水管線65公里,通訊管線70公里,綠化面積220萬平方米,開竣工建筑面積近360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海爾集團為核心的海爾工業園,以佳通輪胎及相關產品為代表的佳通工業園,以日立建機及日立關聯企業為代表的日立工業園,以德國史坦白氏、庫爾茲、福斯潤滑油為代表的德國工業園,以統一企業、可口可樂公司、華泰食品為代表的食品工業園,以江淮汽車、安凱汽車為代表的汽車工業園,以林龍衛生用品公司、日立挖掘機維修中心、金相緣公司等為代表的民營科技經濟園,以豐樂種業、安徽省種子公司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以大學城、省教育學院、合肥中銳國際學校、潤安公學為代表的教育產業化園;另外,以明珠國際大酒店、明珠廣場、安徽省國際會展中心、徽園、歐風街、鄉村花園、東海花園等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開發區顯現出起步晚、發展快、后勁足的強勁發展勢頭,初步展現出一個現代新型工業區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