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啟動向內地保姆開放市場的調查 居港權和“二奶”問題成內地保姆赴港兩大隱性阻礙
今年有29萬名外地保姆在香港工作,賺取了130億港元,但這其中沒有一名內地保姆的身影。一直以來,內地保姆被擋在香港大門之外,未能取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遇,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近年來,推動內地保姆入港工作一直是深港兩地家政行業熱衷的議題。菲律賓人質事件后,香港遇到了菲傭荒的難題,業界急盼內地保姆入港工作。目前,這一工作有了實質進展,香港政府已啟動了向內地保姆開放市場的調查。此外,香港勞工處也將就此問題與香港家政業界展開商議。
已經吹響了集結號的深港兩地家政行業都在期待著香港大門向內地保姆放開。
現狀
12月15日,深圳市羅湖區長城大酒店里迎來了一批胸前戴著鮮花的香港客人,劉簡垣是其中的嘉賓之一,他是香港人才代理總會的會長。一大早,他就帶著香港27家海外雇傭企業的老板們趕到了深圳,與深圳家政行業的大佬們歡聚一堂。這是兩地家政行業歷史上第一次聯歡,也是規模空前的一次。
雙方宣布成立了深港家政籌委會。會議定下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目標,深圳與香港家政業要聯手將內地保姆輸送到香港。
到港菲傭數量減少一半
促使深港兩地家政行業舉行峰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出現的菲傭荒。由于受到菲律賓人質事件的影響,來港的菲傭數量減少了一半。
對于來港菲傭數量銳減的原因,香港得成雇傭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廖翠蘭解釋說,可能是由于一些媒體的片面報道,造成部分菲傭擔心受到不公平對待。其實,在這次事件中,香港人是很理智的,他們對菲傭的態度并沒有受到影響。
在這個情況下,內地保姆入港成為了香港家政行業最現實的選擇。“希望香港政府能開放內地保姆來到香港工作。”廖翠蘭說。
香港未來5年缺50多萬保姆
香港的家政市場歷來充滿了誘惑力,不僅因為這是一個每年能產生130億港元的大蛋糕,而且香港也是保姆世界品牌的展示地。內地保姆如果能夠占領香港市場意義重大。
劉簡垣稱,香港海外雇傭行業已經近40年歷史,最初的服務對象是少數外籍公務員及行政人員。1969年,香港只有外國使者才可以申請雇用外籍傭工。隨著香港經濟發展的需要,從1972年開始,所有香港居民都可以申請雇用外籍傭工。
據公開的統計數據表明,至今年10月,在港外傭有近28.5萬人,其中印尼傭工14萬人,菲傭13.6萬人,其余7000多人分別來自泰國、斯里蘭卡和尼泊爾。其中菲傭已成為了一個世界知名的家政品牌。
香港人才代理總會副會長劉振輝說,目前香港面臨人口老化的趨勢,需要大量外地家政服務人員,平常每年香港家政人員的缺口達10萬人,未來5年的缺口更是高達50多萬人。
內地家政能否為香港“解渴”
香港家政業的大佬們將眼光瞄準了深圳,不僅因為深圳毗鄰香港,更重要的原因是深圳家政行業發展迅速,目前已成為內地培訓力量最雄厚、分工最專業的家政市場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深圳共有2500家家政企業, 深圳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盧震坤表示,“深圳家政業20年來積累了不少經驗,有能力保障進香港的保姆素質。”
深圳家政行業從低端到高端,并且不斷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甚至引來了菲傭前來學習。
今年10月底,一名叫莫里的菲律賓人被香港雇主送到了深圳中家家政培訓學校,學習如何做中餐。
學校校長王紅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莫里已經能夠獨立做出幾盤地道的中國菜了。目前,她又回到了香港雇主家工作。
困境
內地服務人員入港途徑窄
由于有著文化和語言方面的優勢,香港一些養老院已開始招聘內地護工前往香港工作。這也是目前內地家政人員入港工作唯一合法的途徑。
一直以來,內地保姆入深工作都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事情。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的高工資。根據香港法律規定,目前香港家政服務人員的最低工資標準是3580元,而且每年還會增加,一般第二年工資會增加10%~15%,一個在香港工作了8到10年的菲傭的薪水可以達到每月六七千港元。 此外,菲傭會有一些獎金,還會享受到義務的培訓和香港勞動法保障和醫療的保障。
一位深圳家政業從業人士稱,拿著旅游簽證臨時去香港做幾天月嫂的人也有不少。還有香港雇主來深圳請催乳師,到香港護理一次約兩個小時,收費1200元。“我們和香港都有市場需要。”
居住權成隱性障礙
目前,香港政府并未對內地保姆開放市場。最近幾年,香港業界一直在推動內地保姆入港工作,但一直未能獲得香港政府的批準。對于其中的原因,香港人力代理總會副會長劉振輝表示,根據香港勞工處的指引規定,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5個地區的家政人員無法進入香港工作。
內地保姆入港工作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難題。一是工作簽證和居港權的問題。劉振輝說,菲傭無論在香港工作多少年,都無法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但現行法律規定,內地居民在港工作滿7年后,就可以成為了香港永久居民。
對于這一擔心,深圳市中家家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鳳蓮表示,完全可以通過發放工作簽證的年限得以控制。
還有一個問題也令一些港人擔心:內地大量的年輕女保姆涌入香港,是否會對香港的家庭穩定造成沖擊,出現“二奶”的問題。
對于這一點,深港兩地家政業人士都表示擔心有些多余。劉振輝稱,隨著內地經濟和教育的發展,“二奶”現象將會越來越少,這不會成為一個問題。朱鳳蓮表示,入港工作的內地護工要求年齡40歲以上,還要有家庭。通過門檻設置,也完全可以規避“二奶”產生。
目前,內地保姆入港工作面臨著很好的歷史契機。劉振輝說,自由行的成功實施給了香港家政業界很大的信心。
解局
香港政府已啟動調查
目前,內地保姆入港工作已經引起了香港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的調研工作已經展開。
劉振輝說,每年香港家政業界都會將相關建議提交給香港政府。建議重點是,香港的經濟環境能不能承受大量勞工進入香港。內地保姆來港工作是先進行試點,還是全面放開。目前,一些供港的商品都通過指定單位輸入,到時保姆來港是否還是由指定單位來進行,要不要延續這個制度,還是開辟其他的渠道。
“今年香港政府的中央政策調查組也進行了香港家政市場向內地放開的趨勢調查,從這個調查開始,我們就認為時機已經到了。”
“我們成立深港家政籌委員會的目的,第一是促進香港市場向內地保姆放開;第二是促進內地家政服務業去香港發展;第三,通過這個平臺,香港家政業也可以到內地發展。”
深圳已展開準備工作
幾年前,深圳有保姆公司就開始了內地保姆入港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朱鳳蓮在香港開了一個公司,但由于后來內地保姆入港政策一直沒有明朗,她的這次試水虧損了幾十萬元。但她并沒有灰心,幾個月前,她又在香港注冊了一家公司,再次準備承接內地保姆的入港業務。
朱鳳蓮說,目前公司已經做好內地保姆赴港的準備工作。公司在梅州辦了一個客家大嫂的培訓基地,每年可以培訓4000多名職業保姆,而且這個規模還會擴大。“一旦香港大門打開了,我們有能力成了供港保姆的培訓基地。”內地保姆在去香港工作前,可以先在深圳實習、過渡一下,再到香港工作。
對于內地保姆能否與菲傭競爭的問題?朱鳳蓮說,“經過培訓,中國阿姨的素質完全可以和菲傭相媲美,中國保姆的品牌完全可以挑戰菲傭。”
深圳也面臨著缺保姆的難題,如果大量保姆涌到香港工作,會不會造成深圳和廣東其他城市缺保姆呢?朱鳳蓮稱,不大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到時只會有一部分人能到香港工作,另外深圳的家政行業也建立起了覆蓋全國各個貧困地區的保姆供應網絡,可以招聘更多的保姆來廣東工作。
“菲傭”為何風靡香港?
“菲傭”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菲律賓國內經濟非常不景氣、社會也發生劇烈動蕩,在此情況下,菲律賓政府決定開放國門,允許國民到海外務工。從此,“菲傭”逐漸成為國際勞務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并發展成全球專業化家政服務人員的知名品牌。
香港家庭服務業協會董事、香港雇傭代理協會主席張結民稱,菲傭受香港雇主歡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學歷方面:約60%女傭完成了中學課程,約30%女傭有大學學歷或完成大學課程;2.語言方面:約98%能講流利英語,其中約15%~20%能講簡單廣東話。3.年齡方面:主要是集中在23歲到39歲;4.有豐富家務經驗;5.衛生常識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