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表示:“中長期而言,我們必須不斷提升生產力以紓解通脹壓力。”他表示,未來幾年,特區政府會繼續大力投資基礎建設,增加整體經濟的容量和運作效率。這些努力既可推動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也有助于中長期減低惡性通脹的風險。
香港特區政府23日發表了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一如預料,面對日益加劇的通脹壓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打擊通脹”作為三大重要內容之一,在預算案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紓解市民所面對的通脹壓力。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伙人羅盛慕嫻在點評這一預算案時表示,新預算案紓解通脹的系列措施回應了社會期望。預算案從醫療、教育及社會福利方面為有需要的弱勢社群提供援助,是一份關愛社會的預算案。
根據特區政府日前公布的1月份通脹數據,香港1月份通脹率較去年12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升至3.6%的近兩年半新高。通脹率在1月份進一步上升,主要反映為食品價格上漲,以及私人房屋租金較早時的快速上升。
曾俊華表示,亞洲區通脹上行風險正在增加。美元偏軟,加上環球食品及商品價格可能持續上揚,都加重了香港的通脹壓力。內地食品價格和本地市場租金持續攀升,對通脹的影響在今年會更為明顯。他預測香港整體及基本通脹率在今年全年平均為4.5%。
若這一預測準確,這將是自1997年以來,香港所面對的最高通脹水平。“應對通脹是我們今年的重要工作。”曾俊華在預算案中表示,推出多項措施協助巿民對抗通脹,其中包括寬免差餉(類似于物業稅)、提供電費補貼、代繳公屋租金、發放額外綜援金及津貼、調高子女及供養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稅額等。
對于在取得713億港元綜合財政盈余的情況下,預算案選擇向每個強積金戶口一次性注資6000港元,涉及總額240億港元。曾俊華解釋,是不想在通脹壓力嚴峻的情況下推出可能會進一步刺激通脹的措施。
根據特區政府測算,措施全部推出之后將對緩解香港通脹壓力提供幫助。整體而言,措施會將整體通脹減低1.4個百分點;而對于基層市民來說,措施效果更明顯,衡量基層市民通脹水平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會減低2.2個百分點。
此外,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了一個較有創意的概念——“通脹掛鉤債券”,幫助減輕通脹對市民的影響。根據初步構思,“通脹掛鉤債券”將以香港居民為發行對象,發行3年期,總額50億至100億港元。
羅盛慕嫻表示,“通脹掛鉤債券”將利息與過去6個月的通脹水平掛鉤,并提供保證的定息利率,與現時銀行存款利率比較,對投資者應更具吸引力。這個新概念雖未能對通脹率產生任何直接影響,但仍可協助個別人士對抗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