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孕婦“沖閘”分娩問題越趨嚴重,各口岸是堵截她們入境的首道防線。不過,4個入境處工會30日開會后表示,目前沒有足夠人手堵截,要求處方增聘400名至500名人員。工會代表又表示,入境處人員沒有專業資格和知識檢查內地孕婦,但各口岸衛生署人員當值時間為朝九晚五,部分時間欠缺專業人員檢查,難以執法。工會下周將約見入境處處長陳國基,有信心處方支持增聘人手。
目前,[香港公司查詢]香港入境處和衛生署醫護人員,會在本地口岸核實入境內地孕婦分娩預約證明。若婦人懷孕28周或以上而沒有預約證明,將不獲準過關。不過,入境事務主任協會副主席倪錫水表示,近期“闖關”內地孕婦甚多,沒有足夠前線人員應付,而且有關孕婦大多不合作,招來不少沖突,“當拒絕她們入境時,她們會發難,拍打同事手部和肩膊,又聲言要投訴”。他建議處方增聘400名至500名人員,駐守落馬洲、羅湖、皇崗及深圳灣4個“重災區”。
現時,各口岸衛生署醫護人員當值時間為朝九晚五,但落馬洲管制站24小時通關,羅湖口岸亦通關至半夜12時。倪錫水表示,部分時間“真空”,欠缺專業人員檢查內地孕婦證明,令關員難以執法,希望當局增派衛生署人員協助。他又表示,部分內地孕婦乘坐私家車過關,但落馬洲等口岸每日應付大量過關車流,要求她們下車檢查可能“擾民”,“若她們不合作,擾攘約10分鐘,后方正等候過關的司機會鼓噪”。 [注冊美國公司美國公司注冊]
另外,“e-道”自助過關服務,將于下周二起擴展至經常訪港內地旅客,已登記內地旅客可在羅湖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使用“e-道”過關。其中,羅湖管制站有8條入境“e-道”,以及5條出境“e-道”供內地旅客使用。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則有5條入境“e-道”,及3條出境“e-道”投入服務。倪錫水表示,現時難以估計措施能否減輕前線人員負擔,但較少人員監察“e-道”,擔心內地孕婦藉此“暗渡陳倉”。
根據醫管局統計,首11個月錄得1,453宗內地孕婦“沖閘”分娩數字,較去年全年796宗總數大幅增加82.5%,問題嚴重。
[美國公司類型]入境處指,處方會繼續靈活調配人手,按實際需要及循“資源分配工作”程序申請增加人手,以及其它資源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