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外游市場一片好景,大批香港旅客趁假期外游。不過,訪港旅客就相對冷清:歐美客受經濟困擾近年圣誕來港人數大減,印度來港旅客亦因其它東南亞地方“搶客”而大跌30%。支撐香港旅游命脈的內地團,今個圣誕亦出現團多人少的現象。香港業界坦言,訪港內地旅客已出現結構性轉變,由以往高消費力的一二線城市旅客,轉為消費者力較弱的二三線城市的旅行團,后者消費力較前者低65%。香港旅游業議會主席胡兆英預期今年圣誕期間訪港內地旅客會有5%輕微增長,但消費力轉弱,購買的不再是高端商品,而是偏重于生活用品。 [香港公司年審]
2011年圣誕香港最高峰期一日400團,市場應接不下,酒店一房難求,以至出現“拒接團”的盛況,然而今年盛況逆轉。香港入境旅游接待協會會長梁耀霖在表示,今個圣誕來港旅客增長顯著放緩,以預訂酒店房間為例,以往圣誕黃金檔早于11月底已出現“搶房”情況,特別是3、4星酒店,大部分已不開放預訂,“今年除了29日、30日這兩天,其它日子仍然有房供應”,盡管酒店今年仍然加價,三四星加20%,五星加約5%至10%,但“都是合理加幅,無大幅加價”。
東南亞物價平搶客
訪港旅客人數銳減的重災區是印度,梁耀霖指出,過去訪港旅客中,印度占頗大比例,今年卻見明顯收縮,“一方面香港消費水平始終相對較貴,另一方面其它東南亞旅游地區例如曼谷等,亦搶去不少市場,令印度客今年大減30%”,其它如歐美、日本,以及俄羅斯市場亦見下滑,由10%至20%不等,“歐美市場受經濟因素影響,近年來港旅游人數一直減少,即使外游亦不會跟團,而是以背包客為主”。
內地客人均消費減2,000
[如何注冊香港協會社團]香港入境旅游的中流砥柱—內地旅客,今個圣誕亦盛況不再。梁耀霖預料團數上會增加20%至30%,但人數上卻只有5%至10%的增長,而且消費力亦不再如往年強勁,“主要以2、3線城市多,消費力較弱”。其實訪港內地旅客出現結構性轉變早于數月前已開始,以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為例,8天假期間訪港內地客達96萬人次,較去年增加24%。但由于內地游客由高消費轉趨購買中價貨,整體消費僅較去年增加約5%,人均消費由以往的七八千元減至五六千元”。
消費模式改變 業界:未必壞事
香港旅游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留意到近年內地客購物習慣正在改變,從購買奢侈品轉向購買日常用品,購物地點也由名店集中區擴散至港九新界各區。不過,他認為這對香港零售業來說“未必是壞事”,因內地訪港旅客的消費模式已日漸成熟[注冊香港公司條件],消費模式不再單一,有助提醒香港業界明白必須保持貨品多元化和貨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