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銳意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自然帶動當地人民幣交易量上升。早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外匯交易量超越港元兌美元,令市場不禁擔心港元會否受到邊緣化。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一種貨幣在本土是否被邊緣化,取決于當地居民對該貨幣的信心;[伯利茲注冊公司]因此即使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也不代表港元會被邊緣化。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人民幣國際地位提升,早前更成為香港交投最活躍的貨幣組合,令市場人士關心港元作為主要貨幣的身份會被淡化。陳德霖則認為,盡管香港正發展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但這并不代表港元會被邊緣化。因一種貨幣在本土是否被邊緣化,主要是取決于當地居民對該貨幣的信心,即是他們是否愿意繼續使用它作為交易計價和儲蓄的工具。他指,香港本地市民在上述方面,對港元的信心仍然非常高。
他舉例指,雖自2008年底以來,香港銀行體系的人民幣存款隨著人民幣業務的發展而大幅增長12倍,至今年8月底的0.7095萬億人民幣,[注冊法國公司]約占整體存款的10%。但期內港元存款亦大幅增加至4.2萬億港元,占銀行整體存款的比率仍一直維持在過去20、30年50%左右的水平,反映港元存款并未因為人民幣存款增長而出現流失。他稱,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銀行體系的外幣存款一直約占整體存款的一半,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如英國和新加坡相若。
他又指,隨著訪港內地旅客增多,在香港市場流通和使用人民幣會有所上升,但以港元作為香港日常交易貨幣的需求有增無減。縱使現在電子轉賬和支付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港元現鈔的流通量仍從2001年底的0.108萬億港元,增長至2012年底的0.292萬億港元,[法國公司注冊]而其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期內亦從8%上升至14%。他表示,這充分證明港元作為交易和支付貨幣完全沒有被邊緣化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