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對于改革對于香港的影響,有《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指出,習慣市場經濟模式的港商在內地將獲得更廣闊的舞臺,有利于發揮其自身優勢;亦有學者認為,內地司法體制改革與法治逐步健全,將為港商創造更公平、平等的營商環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理工大學會計系副教授劉佩瓊指出,內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一直以來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次使市場在資源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是強調政府角色的轉變,同時鼓勵民間投資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注冊伯利茲公司]劉佩瓊說,民企的發展是內地未來經濟的持續增長點。
兩地經濟發展“雙翼齊飛”
對于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副團長盧瑞安認為,自貿區建設對內地的發展十分重要,香港要認清情況,冷靜對待,將自身的發展做好,發揮香港優勢,與內地自貿區發展實現“雙翼齊飛”。
至于三中全會公報提到,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盧瑞安表示十分認同,他說,內地目前的發展趨勢一定要政府和市場相配合,不斷完善經濟體制。
他指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香港市民都很關注內地的反腐情況,樂見中央重視反腐問題,反復強調加強反腐敗和改進作風建設。至于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盧瑞安亦認為十分必要,尤其希望利用科技捍衛國家安全方面可以多下功夫。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乃強認為,三中全會中多次提到的經濟改革方向,體現了中央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減少政府不必要介入的方針,例如上海自由貿易區的企業登記制度,不需要政府來決定企業“得”還是“不得”,將有利于私營企業加入競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他認為,整個改革方案并不是針對香港,但香港作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當然會受到影響。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內地經濟活動的“游戲規則”越來越接近港商的習慣,習慣了市場經濟下經營方式的港商會更能夠發揮出色。內地著力清除市場壁壘,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國際金融業務的蓬勃發展將增強對外開放的需求,因此香港的企業在內地的舞臺將更廣闊。
創公平環境增港商信心[伯利茲公司注冊]
對于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嶺南大學經濟系教授何濼生表示,內地法治的逐步健全將有利于創造內地公平、平等的營商環境,港商在內地投資的信心將有所提高,“大家覺得投資經營有保障,發展就自然會更加理想”。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表示,本屆三中全會可看出中央下了巨大決心進行全面改革,亦看出中央領導層有勇氣,因為改革牽涉到不少利益集團,[伯利茲注冊公司]當中有多重阻力,但領導班子既然提出,就顯示其有魄力解決問題。他認為,這次改革層面涉及多方面,由政府上給予地方更多權力以至法律亦有改革,這些改變都會影響中國往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