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地區,由10個成員國組成,包含:文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
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東盟市場概況
東盟擁有6.6億人口,已經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和中國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擁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國際化的制度環境、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正處于快速工業化時期。
近年來,東盟各國家政府大力興建工業區、
開發區,出臺大量稅收減免政策,在人口紅利和低成本建廠的影響下,在東盟國家建廠、投資的企業數量明顯上漲,由此整個包裝產業鏈的需求都在穩步提升。
東盟資源概況
東盟地處熱帶地區,熱帶水果、漁業、水稻等農業產出豐富,印尼、馬來西亞、文萊等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儲量大,泰國的錫、鉀鹽等儲量居世界前列,此外還有豐富的木材、玉石等資源。加之充沛的年輕勞動人口,為東盟各類產業尤其是農林漁業、采礦業和加工冶煉業、能源和新能源產業、電子信息和機電產品制造業的發展等提供了充足的
人力資源支撐。
東盟各國貿易政策
東盟自由貿易區通過并實施《共同有效普惠關稅協定》(CEPT),各成員國逐步削減關稅,將關稅下調到零至5%,而東盟秘書處獲授權監察有關措施的遵行情況。
東盟成員國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東盟經濟共同體(AEC),是繼東盟自由貿易區之后另一個更大的計劃,也是《東盟2020遠景規劃》的一部分。在AEC之下,經濟較為發達的東盟成員國,即新加坡、泰國、印尼、文萊、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于2015年底大部分已實現零關稅,其余4個成員國,即柬埔寨、老撾、緬甸及越南,已將98.9%稅目的商品進口關稅降至0~5%。
東盟與5個區域貿易伙伴,即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及
新西蘭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RCEP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全體成員國合計占全球GDP約30%及環球貿易逾四分之一比例。
2017年11月,東盟與中國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及相關的投資協定。這些協定已于2021年2月12日全面生效,涵蓋6個領域,即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和技術合作、
知識產權及爭端解決機制。
抓住東盟投資機遇,首先需要注冊東盟公司,東盟十國
公司注冊的法律法規會有所差異,投資者當先明確須在哪些東盟成員國
注冊公司,在了解公司注冊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