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國家郵政局在其官網公布《關于快遞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快遞業行業內以及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兼并重組,旨在五年內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億的快遞企業。業內人士分析,民營中小型企業互相聯合,以及跨行業縱向發展成為未來兼并重組趨勢。
鼓勵多種兼并方式
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出臺的《意見》中,國家郵政局共提出了六個快遞企業兼并重組的要點,基本上涵蓋了快遞企業兼并重組的所有模式。包括快遞企業間的橫向兼并和產業鏈上下游的縱向兼并。
《意見》鼓勵加盟模式的快遞企業收權,指出在平等協商、依法合規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收購、股權置換等形式,強化總部的管理和控制。
另外,鼓勵快遞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企業規模。包括大型快遞企業兼并中小型企業,以及中小型企業互相兼并重組。對于不同所有制快遞企業,支持國有快遞企業互相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同時鼓勵國有快遞企業兼并重組民營快遞企業,也希望民營快遞企業通過參股、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快遞企業的改制重組。
與此同時,國家郵政局也希望國內優勢企業能夠“走出去”,兼并重組周邊、新興市場、歐美等國家的快遞企業,并鼓勵航空、鐵路、公路、電子商務等快遞關聯產業與其兼并重組。
改變“小弱散亂”現狀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業的成長也十分迅猛。國家郵政局最新公布的《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 5月快遞業務量完成2.9億件,同比增長56%。但是在快遞行業飛速發展、快件量日益劇增的情況下,“快件爆倉”、“暴力分揀”、“山寨快遞”等問題暴露出我國快遞業的許多問題。包括快遞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經營分散,產業集中度低,運營和管理能力滯后,服務水平不高等。國內某知名快遞企業高管曾向記者表示,國內快遞企業的發展遠滯后于行業的發展。
據了解,在目前國內注冊的1萬余家民營快遞企業中,規模較大的有20余家。而在美國,三大快遞公司已經占有市場95%的份額。因此,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建立一批規模較大的快遞企業成為當務之急。《意見》指出,在“十二五”期間,要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億、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快遞企業。
中小企業將唱主角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個別民營快遞企業的年收入達到百億,但是距國家郵政局 “一批年收入百億快遞企業” 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資料顯示,2010年順豐速運的年收入已逾百億,申通快遞憑借80億元的年收入位于榜單第二,圓通速遞位列第三,年收入達到60億元。據業內人士分析,在未來五年內,即使申通快遞與圓通速遞不通過兼并重組,要進入年收入百億的行列也并不困難。
一位接近順豐、申通、圓通的人士透露,年收入接近百億的快遞公司并不愿意兼并中小企業,因為中小型企業既不能提供更優秀的人才,也不能帶來更多的資金,相反,他們的運營模式相對落后,會給兼并者帶來整合負擔。而國營快遞公司EMS由于運作模式與民營快遞區別較大,也不會輕易嘗試收購其他企業。
該人士表示,民營中小型快遞企業互相聯合、優勢互補,以及快遞企業和其他行業通過銜接各自生產環節,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是未來兼并重組的趨勢。其中,中小型民營快遞企業在資金實力、管理水平、網點分布方面相對較弱,如何有效對接形成合力是核心問題,而跨產業的結合則要注意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借力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