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新疆最大煤礦哈密一礦1200萬噸煤礦在哈密市大南湖礦區開工建設,項目預計2014年建成并投產。而在24日,新疆地礦局在“疆煤東運”基地之一的吐哈盆地沙爾湖煤田再次發現厚度超百米煤層區域,預計可提交資源量170余億噸。
短短幾天內,新疆原本充裕的煤炭資源和產能被連續擴充。然而,這一產能的擴張要被市場吸收卻面臨巨大阻礙。
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稱,新疆和內蒙古兩地煤炭資源極為豐富,但受制于煤炭外運的運力不足,不能將內蒙古和新疆豐富的煤炭資源運輸到急需煤炭的東部地區,導致東部和中部地區對煤炭需求量不斷增加,造成煤炭供應緊張,“煤荒”頻發,并影響到東部地區火電企業的生存。
發展煤炭運輸專用通道成為解決我國西部“窩煤”、東部“缺煤”現象的關鍵。而新疆和內蒙古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業激發鐵路煤炭專用線路的建設,激發煤炭通道運能。
國投哈密能源開發公司在介紹其哈密一礦項目時表示,與此項目配套的煤炭運輸鐵路專用線也已被納入建設規劃,將于明年開工建設。
邱希哲告訴記者,配套鐵路是“疆煤東運”系統工程中的一部分。新疆的煤炭運輸專線系統工程可以概括為“一主兩翼”:“一主”指的是投資1200億元新建蘭新鐵路客運線,將原有的客運線改為貨運線,主要用于煤炭運輸;“兩翼”分為北翼和南翼,其中北翼是指新疆將軍廟-巴里坤-伊吾-策克(內蒙古)鐵路,南翼指哈密-敦煌-西寧-成都鐵路。
而興業證券[0.00 0.00% 股吧]分析師告訴記者,新疆目前外運煤炭的唯一通道蘭新線的運能只有每年3000至5000噸,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疆煤東運”的需求。
而在內蒙古,投資33.6億元的張集線今年4月份開通。投資5.73億元的內蒙古包頭盛華煤炭鐵路專用線于今年1月開工,計劃今年底建成并投入運營。其中,包頭盛華煤炭鐵路專用線將與京包線薩拉齊站接軌,建成后可將內蒙古煤炭外運能力由目前的20萬-30萬噸提高到500萬-1000萬噸。
邱希哲還稱,當前新疆和內蒙古均有進一步建設煤炭運輸專線的籌備計劃,但是目前投資預算尚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也分享了煤炭運輸專線運能激發的盛宴。雖然鐵路建設是以鐵道部為主,然而神華、伊泰等大型煤炭企業、各地方政府也都參與到項目中。
興業證券分析師認為,新疆煤炭外運的成本會大大下降。距離來說,公路運輸每公里成本在0.3元至.0.4元間,而鐵路運輸每公里的成本只用0.1元多。隨著汽油價格的上漲,鐵路和公路運輸的成本差距將進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