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10.72 0.00% 股吧]和化學工業聯合會12日在官方網站披露,由國家發改委組織起草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送審稿)》已經完稿,即將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內將正式出臺。業內認為,這意味著更多煤化工示范項目即將實質推進,對相關企業是一大利好。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合成氨—尿素(單系列100萬噸/年合成氨)、煤制乙二醇、低階煤提質、煤制芳烴等七大板塊安排重大示范項目。通過示范項目建設,到2015年,基本掌握年產100萬至180萬噸煤間接液化、13億至20億標準立方米煤制天然氣、60萬至100萬噸煤制合成氨、180萬噸煤制甲醇、60萬至100萬噸煤經甲醇制烯烴、20萬至30萬噸煤制乙二醇,以及100萬噸低階煤提質等大規模成套技術,具備項目設計建設和關鍵裝備制造能力。
《規劃》特別強調:示范項目原則上布局在煤炭調出省區,嚴格控制煤炭調入省區的項目建設;示范項目要以提高全周期能源轉換效率為目標,加強集成創新,開展系統節能,達到二氧化碳源頭減排的目的;新上煤化工項目,煤價一律按照市場價格計算。
《規劃》同時要求:示范項目的廢渣、廢水、廢氣要實現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全部實現達標排放,并達到同類型裝置國際領先水平;示范項目的管理要達到國內化工企業領先水平;示范項目投產后第3年,產能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據記者了解,《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脫胎于2006年國家發改委醞釀制定的《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后者一直被討論了三年有余,但由于爭議較大,已告流產。
“現在來看,下一步煤制烯烴和煤制天然氣產業的發展可能是政策鼓勵的一大方向。”一位業內專家介紹。國家發改委官員則表示,作為新興產業,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首要任務不是急于擴大規模,而是通過一批重點示范項目的建設,解決裝置大型化、優化工藝技術、提高轉化效率、促進節能減排、降低對環境影響等關鍵性問題,探索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