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廈門市民以“散步”的方式成功抵制了PX(對二甲苯)項目在人口稠密的海滄區落戶。該事件被視為公眾環境意識覺醒的樣本,注冊香港公司條件同時也是政府和民眾互動的經典范例。
最近兩年,他發現杏仔村沿岸的鮑魚養殖場消失了,高聳的煙囪相繼矗立,時常有大船停靠在新建的碼頭。一個規模宏大的化工項目正在改變這個幽靜漁港的原有生態。
但事實上,被抵制的PX項目并沒有走遠,這個年產80萬噸的項目最終落戶在漳州的古雷半島上。
最新信息顯示,截止到今年9月底,古雷PX項目共完成投資132.9億元,占總投資96.42%。該項目計劃在2011年年底基本建成,2012年第一季度試投產。
近年來,成都、南京、注冊香港公司好處青島甚至包括古雷半島,都相繼出現過反對PX項目的聲浪。今年8月8日,受強熱帶風暴“梅花”的影響,大連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PX項目防波堤發生潰壩,雖未發生泄漏等連帶事故,卻引起部分大連市民對PX項目的關注。9月26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五部委為此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PX等敏感產品安全環保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警惕因一些企業發生生產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而引發群體性事件。
在公眾的反對浪潮中,個別PX項目可能被驅逐。但是,中國不可能將所有的PX項目都掃地出門。中國PX產業的惟一出路,是保證決策合理和信息透明,才有可能重新贏回公眾的信任。
古雷恐慌
林進加住在與古雷半島隔海相望約10公里處的東山縣銅陵鎮。該鎮是東山縣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處在古雷PX項目的下風口。林進加告訴財新《新世紀[14.54 0.21% 股吧 研報]》,香港公司查詢2008年春天,當聽說PX項目要從廈門遷至古雷半島的消息傳來,銅陵鎮一些居民忽然“鬧起事來”,“聽說有人被抓走,關起來了。”
令很多人聞之色變的化學品PX,實際上是對二甲苯(para-xylene)的英文簡稱,屬于芳烴類化合物。它是一種無色透明、帶有芳香氣味的液體,工業上的主要用途為生產對苯二甲酸(PTA)——生產聚酯的重要中間體。從冰箱里的聚乙烯保鮮盒、商場流行的聚酯纖維雪紡衣物,到林進加船上用的尼龍漁網,都要用到PX的下游產品。
2009年5月8日,騰龍芳烴(漳州)有限公司80萬噸/年對二甲苯工程(即PX項目)、翔鷺石化150萬噸/年精對苯二甲酸二期工程 (即PTA項目)項目正式動工建設,拉開了古雷石化基地建設序幕。
從征地開始,當地政府就一直在宣傳PX化工項目的安全性,并且對振興當地經濟有重要作用。漳州市古雷開發區主任康溪順在新聞發布會上宣稱,就PX項目的環保方面,項目業主將拿出18億元用于環保設施的建設,占項目總投資額的13%,廢氣、廢水的排放標準,按照比國家規定標準還高的要求進行。康溪順強調,古雷開發區被確定為漳州、乃至福建省的經濟增長極。
在林進加眼中,這對當地愿意回家鄉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也許是個機會。對他這樣文化水平不高、靠漁業為生的村民,PX正慢慢將他們驅離賴以度日的生計。 “鮑魚場通常設在離海岸50到100米的地方,現在化工廠要占地、要修建碼頭,都要搬掉了。”
此外,林進加更擔心這個生產“化學原料”的龐然大物,到底會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帶來什么影響,“我們一聽到化學的東西就會覺得害怕。”
當地人對PX的恐懼并非毫無緣由。廈門騰龍芳烴項目誕生之初,在一些媒體的報道中,PX已經被貼上“劇毒”和“致癌”的標簽。2007年3月,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發起,有105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簽名的“關于廈門海滄PX項目遷址建議的提案”在兩會期間公布,認為PX項目離居住區太近,如果發生泄漏或爆炸,廈門百萬人口將面臨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