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協會9日公布的1月份產銷數據,受有效工作日偏少、過去同期基數較大等因素影響,今年車市開局慘淡,產銷量同比下降均逾20%。而盡管受到政府多項政策鼓勵,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在2011年卻停止了連續兩年的增長。根據JD.POWER的調查,中國自主品牌車的市場占有率在2009和2010年都保持著18%和32%的增長速度,在2011年卻下滑至30%。
[注冊新加坡公司]“研究顯示,中國車市存在‘五年增長周期’的規律,2008年至2012年正好是最新一輪周期,因而今年中國車市有可能陷入低谷。”獨立第三方市場調查公司JD.POWER亞太中國區研究總經理梅松林昨日對記者表示。他同時指出,我國自主品牌車目前的低價策略也亟待轉變。
梅松林根據數據分析認為,2000年至2004年、2004年至2008年分別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兩個增長周期,而2004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正好使兩個周期的增長趨勢結束。他表示:“如果歐債危機持續惡化,那么2012年對中國市場來說或許將是低谷;但如果中國的宏觀調控起作用,情況或許有變。”
“從全球其他市場的發展規律可以看出,高端消費人群選車首重質量與品牌而非價格,因此我國的自主品牌車目前的低價策略亟待轉變。”梅松林說。
在國內市場產銷雙降的情形下,汽車進出口增長數據卻極為亮眼。去年汽車商品進口首超百萬輛,出口84.95萬輛,進出口同比增速均逾40%,創歷史新高。有專家據此認為,在目前國內銷量增速回落的態勢下,企業為釋放過多產能將有可能去海外市場尋找途徑。
曾凌志對2012年全球汽車市場進行分析與預測時說:“今年中國市場的增速將明顯放緩,今明兩年的增長率估計在11%至13%,日本與印度市場的增速估計在11%,而美國市場預計為9%。”
曾凌志認為,中國目前的城市化進程仍然較快,[注冊新西蘭公司]每年有1200萬至1300萬人口遷往城市。這些轉移人群催生了新的交通需求,這將使得中國車市在2020年前保持一種溫和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