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義烏小商品市場,是我國外貿的風向標之一,義烏小商品指數也被譽為全球的“小商品價格風向標”、“大市場行情晴雨表”。如今,中東局勢動蕩、歐債危機發酵,正深刻地影響著商城義烏的外貿出口。
按照往年慣例,每年春節后重新開市,世界各地的小商品貿易商都會像候鳥一樣,向浙江義烏遷移,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尋找商機。[注冊香港公司]然而,目前義烏國際商貿城節后開業已一月有余,很多商家期待的節后補倉行情,至今卻仍然沒有出現。商場內低迷的人氣,讓義烏商家們憂心忡忡。
商場人氣回升遲緩
3月7日的義烏,春雨綿綿。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外,個體運輸戶們正在等候拉貨生意。但因為生意不多,下午4點多,他們便開始慢慢散去。義烏國際商貿城位于義烏市繁華的稠州路上,商貿城分為五個區,其中一區因交通便利、培育成熟等原因,是五個商貿區中人氣最旺的。
與記者一同前往義烏了解商情的是在杭州做布料生意的陳先生。他在一區商場逛了一圈后說,客流量還可以。不過,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商戶反映,今年義烏國際商場的人氣遠不如往年同期。
商貿城一區內,飾品類商鋪最多。[注冊香港公司]記者在二樓遇到了朱一鳴,他是曼琦可飾品有限公司老板,2008年進入義烏商貿城,之前在諸暨也經營著飾品生意。他介紹說,今年商貿城的開業時間是2月3號,他原本以為新年開張會迎來一波補貨行情,但預期的行情至今也沒有出現。據他觀察,今年來義烏商貿城采購的外商,大概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在多個宣傳場合,義烏國際商貿城號稱的日客流量是20多萬人次。平均算來,每個商貿區日客流量約為5萬人次,如果達到這樣的客流量應該是怎樣的盛景呢?
據悉,商貿城一區共計五層,每層分A~E五段,每個小段約600個商鋪,分8排依次分布在走廊兩側,每排商鋪40家。朱一鳴說,一區商場營業時間每天約7個小時,如果每個客人在商場里平均滯留1個小時,那么在任何時段,每個小段的人數應該在300人左右。對于以批發為主的商貿城而言,前來光顧的客人滯留的時間會更長。“今年商場的客人太少了,如果眼睛快一點,每段走廊上的客人都可以數下來。”
記者后來又分別在不同日期的不同時段光顧了商貿城一區,結果發現,在走廊兩旁的40家商鋪中,有客戶光顧的商鋪只有一半不到,離走廊越遠的商鋪,客流量越少,其中一些商鋪還出現關門的情況。而周六,光顧的客人更少,3月10日,一區A段竟出現了8家關門的商鋪,玻璃門上貼著“有事請撥打電話號碼xxx”或“店鋪轉租”等字樣。
記者隨機撥通了一家關門店鋪老板的電話,該老板在電話中稱,“商鋪關門是因為家里有事。當然,如果商場人氣旺、生意好,上門詢貨的客人一撥接一撥,那即便是有事,也會找人代看,畢竟一區是黃金地段。”
雖說商貿城各區的定位不同,但從一區走到四區,能感受到商場的客流量在明顯下降。在四區,記者看到最多的場景是冷清的商鋪里,老板坐著看電視。
四區一位經營眼鏡生意的商戶對記者說:“今年的生意比金融危機時候差多了。附近經營服裝類的商鋪現在生意還不錯,月成交額在一萬元左右,我們店月成交額兩三千塊,這么冷的天,真不如在家睡大覺。”
從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逛到五區,與記者同行的陳先生的想法也在不斷改變。在一區,他有在義烏商貿城開店的沖動,到了四區,他說心涼了一截。走出五區,他感嘆,“今年生意不好做。”
通關長龍至今未現
商場人氣的低迷,企業訂單的減少,在義烏海關監管場也得到了體現。
3月10日下午三點,在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的海關監管場地,義烏海關監管人員李虹瑤和她的同事正在對一個標箱的貨物進行仔細查驗。這是一箱從義烏國際商貿城采購的日用小百貨,目的地為巴西。
從早上上班到下午三點,[注冊香港公司]李虹瑤和她的同事一共要對200多個標箱的出口貨物進行查驗。由于從義烏出口的貨物大多是在每天下午三點半以后運抵海關監管場地,所以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才是她們真正忙碌的時候。
不過,李虹瑤說,相比去年同期,甚至是去年年底,她和她的同事現在的工作量要輕松很多。
在義烏海關監管場的通關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每天進入義烏海關監管場地的集裝箱車一直維持在700到800輛。3月9日,該監管場地放入的車輛約840輛。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至少是1000輛以上。
外貿的疲軟使得集裝箱運輸車隊的生意清淡了很多。在海關監管場內,正在修理汽車的張師傅說,去年他們每月負責從寧波北侖港至義烏海關的集裝箱在20個左右,今年10個都不到。雖然其他車行的擴編也會影響張師傅車隊生意,但他認為這個理由不太充分。去年在通往義烏海關監管場的雪峰路上,滿載小商品的集裝箱車排成長龍,一直蔓延到3公里外的第三個十字口的商城大道,忙碌的時候,與雪峰路交叉的馬路上也停滿了車。但今年,張師傅駕駛的貨車,最多排到第二個十字路口。
雪峰路上的義烏海關監管場是義烏小商品出口的風向標。[注冊香港公司]從2002年到2011年,經義烏海關監管后運往口岸出境的集裝箱增長了60多倍。
在前往義烏海關監管場探訪之前,義烏海關副主任科員許沖曾告訴記者,每天下午四點左右,是監管場最為擁擠的時段,等候進入監管場的車輛,經常會排成長達4公里以上的長龍,工作人員有時要加班到晚上十一點左右。然而,采訪期間,記者曾先后兩次前往該海關監管場探訪,期待中的盛況并沒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