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消息,雖然蘋果剛剛宣布了最新的“花錢計劃”,但其手中掌握的近千億美元現金仍在不斷引起更多“好奇者”的注意。[注冊香港公司]近日獲悉,蘋果公司近日宣布將利用手中現金對股東派息,從而通過自2013財年開始的三年時間收回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公司股票,但這一數字與蘋果目前的現金庫總額相比,仍是九牛一毛。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期國內媒體對于蘋果公司的關注度正在驟升,而作為蘋果中國公關負責人及新聞發言人的黃昱娜目前也正處于極度繁忙狀態。
中國最忙碌公關:黃昱娜
之所以用“忙碌”來形容,是因為記者確實找不到描述得更恰如其分的形容詞。黃昱娜效力蘋果近6年之久,但從未接受過媒體針對其本人的專訪,記者對其本人的確了解不多,而在每次她在回應給記者的答案中,又找不出除了蘋果公司以外、與她相關的任何情節。
這是一個神秘的女人,雖然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讓所有人知道她所在的公司。
有關蘋果與黃昱娜的公關形象捆綁,相對更有意義的故事開始于2007年。
在當時,蘋果iPhone手機還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各界對于iPhone手機可能選擇的在華銷售渠道及合作運營商頗為關注,[注冊香港公司]而由于彼時正處于蘋果公司對中國市場的調研期,與各大運營商之間的談判也正在進行中,在任何發展走勢都存在飄渺不定時,黃昱娜的工作就是每天考慮如何在“需要透漏最新進展”與“結果均無法確定”的形勢下維持平衡。在那時,她說過的最多一句話是“蘋果公司拒絕對傳言做出任何評價”。
長了蛀蟲的蘋果
也是從那時起,蘋果在中國想要公開的所有大小事宜,幾乎都由這位忙碌的女人轉達給媒體。
08年和09年,正是蘋果急于搭建除Mac電腦以外,新主力產品iPhone和iPad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架構的關鍵兩年,但即便是已經有了一些既定的成果,各種麻煩也源源不斷而來。
2008年2月,蘋果首次對外公開其在中國的直營店(AppleStore)的開店計劃。雖然蘋果公司內部認為這屬于正常的渠道搭建動作,但在當時仍引起了已開賣蘋果產品的國內經銷商們的恐懼。徐家匯一位經營蘋果專賣店的老板聲稱,自己并不希望上海的蘋果直營店在徐家匯區域選址,因為“消費者總是喜歡選擇到面積寬敞、商品種類齊全、服務水準優越的店面去購物,而目前大多數蘋果經銷商都很難完全滿足這三點要求”。
對此,時任蘋果中國公關經理的黃昱娜表示,[注冊香港公司]目前一些經銷商的擔心是多余的:“蘋果直營店在中國只是扮演向消費者展示技術、產品和理念的角色,而在產品價格上,我相信不會對現有的經銷商門店產生沖擊,更不會和中國的經銷商店搶生意”。這一解釋多少舒緩了當時蘋果小經銷商們緊張的心情,至少從后期經銷商數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及蘋果產品銷量上的持續增長上可以證明。
不過,對于經銷商陣營而言,只要它們選擇了賣蘋果的產品,選擇了靠蘋果生存,這種與生俱來的依賴就成了與蘋果進行利益訴求時居于弱勢的基點。
而運營商是不同的,尤其是中國那些財大氣粗的主兒。
蘋果公司與中國各大運營商之間的關系,目前僅能用“周旋”、“博弈”、“糾葛”等來形容,無論是先入者中國聯通,還是后來者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
據此也可以推測,黃昱娜的工作時間中,劃給處理同運營商關系的也將占很大一部分。
2009年2月,蘋果在華準運營商合作伙伴忽然傳出大有變動,從最初外界一致認定的中國移動,搖身一變成為中國聯通,這讓大多數剛剛欣賞過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和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微笑握手照片的業界評論家們大為震驚。而此時,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同時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中國移動方面,有評論對其作為擁有中國最大用戶數量的運營商失去與蘋果的合作機會大為惋惜;而聯通方面,[注冊香港公司]因為接受了中國移動此前拒不退讓的蘋果在“分成、補貼、增值業務消費”等方面的強勢條件而慘遭唾罵,記者就曾在當時的一篇網易科技發布的相關新聞的背后評論中發現一條聯通被稱為“賣國賊”的回復。
而就在這兩大運營商急需要同樣作為當事人的蘋果公司給予相關輿論支持的時候,黃昱娜代表蘋果公司宣布,對于iPhone等非在中國市場正式銷售的產品,公司拒絕就任何傳言和猜測做出評論。
蘋果的回應,讓中國運營商們見識到了美國式的“冷血”。從此以后,雖然蘋果與中國運營商們的各種合作仍按部就班,但各懷鬼胎、明爭暗斗的事件頻繁發生,黃昱娜也變得更忙了。
蘋果中國“i危機”正在逼近
對于蘋果現在與中國運營商的舊仇新恨,也許黃昱娜不應該承擔更多的部分,但現在,她卻要替蘋果中國的部分承擔當前危機的所有,因為蘋果公司在中國,沒有像英特爾楊敘、IBM王陽、微軟梁念堅、AMD鄧元鋆一類的代言人。
而只有,黃昱娜。
其實除了剛才提到過的美國式的“冷血”,還存在一種叫做美國式的“高調”,是一種大多數中國人極度厭惡的態度和行為表征。
北京時間3月19日消息,蘋果將于美國當地時間周一上午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利用所持現金的問題。這是一個在美國人看來非常正常的舉動,[注冊香港公司]但在東方世界,很多人看不慣。消息傳出后,中國IT界頓時產生了大量對這件事的的評論,而作為這些評論表達的頂層代表,中國媒體不約而同的將評論引導成負面的定向,甚至擴展開去。在百度新聞中,兩條蘋果的負面消息被轉發到350條以上,而這種情況是除了政治級別的大事外鮮有的,商業公司更是難得受此待遇。
蘋果在中國,看來真的有麻煩了。
或許可以說,蘋果富士康供應鏈后院起火、蘋果唯冠iPad商標纏斗、蘋果遭作家集體維權、蘋果應用商店被查出色情出版物、蘋果iPad2要求被退差價。。。等等蘋果近期發生的公關事件都是獨立的、非普遍的、偶然的,但誰能現在就站出來證明呢?
還是黃昱娜。
記者記者于發稿前試圖就上述相關信息嘗試與黃昱娜本人進行溝通,但截止到目前,對方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也未對采訪郵件進行任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