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季度車市延續了下滑態勢,但昨日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顯示,中國仍是全球最受關注最火熱的汽車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參展規模與廠商的參展熱情反映出中國市場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號召力。
2020年或達4000萬輛[注冊塞舌爾公司]
據主辦方介紹,從規模上看,本屆車展總展覽面積達到23萬平方米,創下北京車展歷史上展會規模的新紀錄。同時,來自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瑞典、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廠商參展。國際所有跨國汽車公司和國內汽車廠商全部報名參展,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車展上大批全球首發車、概念車的亮相。跨國企業全球首發、亞洲首發新車數量的大幅度提升體現了北京車展作為國際A級車展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中國市場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號召力。
火熱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場空間。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人董揚向記者介紹,當前世界汽車保有量為千人140輛,但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還不到世界的一半,未來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中國汽車產量在2015年應該達到或接近3000萬輛,2020年達到4000萬輛。因此,各大車企都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并正在積極準備投資。
艱巨挑戰悄然而至[注冊薩摩亞公司]
然而,盡管潛力巨大,但自去年到目前以來,在刺激消費政策退出的影響下,我國汽車產銷速度跌至10%的水平,大大低于2009年46%的增長速度。中國汽車工業進入寒冬的聲音不絕于耳。據分析師預計,今年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增長率僅為個位數,近兩年是自1990年代晚期中國汽車市場起飛以來增長率最低的兩年。
22日,全球知名咨詢公司J.D. Power發表最新報告稱,宏觀經濟走勢和各種行業因素放緩導致經銷商利潤下降。同時,在董揚看來,中國汽車工業還存在諸如“環境、安全、交通問題,生產方面還不夠集中等問題”。
對此,工信部前產業政策司巡視員李萬里指出,這種下行是在振興規劃有關政策停止實施后出現的產銷下行趨勢,符合政策預期,而在剛性需求的支撐下,下行的趨勢仍然可控。李萬里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已從高速發展階段轉向較為平穩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有可能貫穿于‘十二五’時期。汽車產業只有形成和諧發展的局面,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
對于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李萬里建議調整汽車產業結構,做好自主品牌建設,推動兼并重組任務,形成數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