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光伏業這一年多來一直處于冰谷期,但正在上海舉辦的第六屆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SNEC 2012上海)上,記者卻看到,超過20萬平方米的場地內,全球2200多家展商擠滿了17個展館,主辦方表示,這次展覽“全球規模最大”。[注冊馬紹爾公司]
之所以人氣旺,是因為看好光伏業前景。“盡管目前遇到了很大困難,但光伏才是人類的未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一位參展代表告訴記者。多位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預計到2013年底,光伏市場就能回暖。“現在大家都在熬,最后剩者為王。”廣州三晶電氣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歐陽家淦表示。
2013年完成產業洗牌、整合
在SN E C展上,記者分別咨詢了保利協鑫、英利綠色能源、晶科能源等多晶硅、光伏組件巨頭,這些參展企業的代表都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光伏業依然在過冬。“一年時間,多晶硅價格從100美元/公斤附近,跌到了現在的20多美元/公斤。絕大多數多晶硅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保利協鑫作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之一,也只能做到微利。”保利協鑫一位銷售代表告訴記者。
歐洲光伏協會的一位參展代表稱,光伏業寒冬,使得全球光伏組件企業進入整合期。“全球光伏組件廠商會從現有的700家,縮減到2016年的50家左右,市場洗牌在所難免。”
[注冊新加坡公司]杜邦光伏解決方案部門告訴記者,國內光伏組件業,乃至整個光伏產業的洗牌、整合期,大概要到2013年年底才能完成。“現在全球光伏組件產能超過50G W,而2011年全球的需求只有27G W左右。產能利用率只有50%。只有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這個產業才能算得上是健康的。”
“整個歐洲的市場容量,不下降就不錯了;新興市場上,大家對中國、印度、日本、美國的期望較高,但這些市場的基數較小,很難在短期內補上歐洲市場停止增長產生的空缺。全球光伏市場要到2013年底或者2014年初才能真正回暖。”歐陽家淦強調。
兩年內產業或迎來拐點
杜邦大中國區電子與通訊事業部總裁鄭憲志指出,傳統化石能源逐步枯竭,而光伏發電成本卻在大幅下降,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實現平價上網,從全球范圍來看,兩年內,基本上都能實現平價上網。屆時,光伏業會迎來產業拐點,整個光伏業的規模將出現井噴。“光伏在全球能源體系中占比十分小,空間非常大。杜邦去年的研發費用為18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就用在光伏上,足以表明杜邦對光伏前景的看好。”
而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看來,[注冊新西蘭公司]光伏業之所以處于冰谷,并非是光伏市場出了問題,而是企業家和金融推手造成的。“很多人說我們的光伏市場有問題,但我說沒問題,因為連續幾年都是快速擴張,包括去年的歐債危機期間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但光伏市場還是增長了60%。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企業界的自律(指不能盲目擴產投資),而不是期望有更多的政策來救市。金融救不了光伏產業,只有光伏企業家們自己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