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6月9日發布5月車市產銷數據,5月份中國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157.09萬輛和160.72萬輛,[注冊離岸公司]雖然環比分別下降4.7%和1.1%,但同比增長高達16.2%和16.0%。
數據同時顯示,1-5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800.03萬輛和802.3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2%和1.7%,1-5月汽車銷量由前4個月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
自主品牌占有率續跌
中汽協行業信息部主任陳士華說,5月中國汽車產銷同比明顯增長,帶動累計產銷雙雙正增長。中汽協秘書長董揚稱,中汽協會對全年車市持謹慎樂觀態度,暫不更改年初制定的全年8%增長預期。
董揚還介紹,5月末,汽車企業庫存為72.89萬輛,比4月末下降了2.85萬輛,目前的庫存量小于去年年底。
“汽車銷售是經濟數據的先行指標![注冊香港公司]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昨日向早報記者表示,如果三季度國民經濟開始復蘇,會使汽車市場的增速更快,乘用車銷售全年實現正增長無憂,并將進一步帶動商用車銷售,商用車全年的負增長亦將大大減小甚至消除。
不過,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繼續下滑。
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51.64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呈下降態勢。
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經銷商表示,合資品牌不斷推出低價產品,對自主品牌影響很大,他們的統計顯示,其5月銷售比4月又下滑了20%左右,并且預計進入汽車銷售傳統淡季的6、7月份之后,銷售肯定還會持續低迷。
“自主品牌占比在下滑,相比之下,合資品牌的車在增長,而且是兩位數的增長,這個形勢確實比較嚴峻。”中汽協副秘書長姚杰說。
中汽協數據顯示,從1-5月國外品牌乘用車同比增長情況看,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韓系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德系表現最為突出,增速近20%。
汽車消費刺激的討論
面對增長乏力的車市,業內有人呼吁政府推出新一輪刺激汽車消費政策,但也有觀點認為,目前國內車市處于調整期,增長放慢很正常,不需要借助政策進行刺激。
據新華社昨日報道稱,與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的2008年相比,其實目前國內車市總體形勢并不差。
一是國內汽車產銷總量是前些年的兩倍,基數要大得多。二是國內汽車消費信心并未削弱,不存在持幣待購的問題。三是從整體上看,前5月乘用車產銷仍在增長,下降較多的主要是商用車。
不過,在中國經濟“穩增長”的大背景下,今年5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
不過,饒達認為,這一政策只是對以往節能汽車補貼政策的延續,并沒有擴大補貼范圍,因此對今年車市的提升效果有限。
按照現行每輛補貼3000元的標準,60億元節能汽車補貼1年可補貼200萬輛節能汽車。
[注冊美國公司]乘聯會政策研究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國家安排12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消費者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的補貼,到2011年10月,共補貼了357萬輛汽車,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補貼資金107億元。從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新的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納入補貼范圍的節能汽車百公里平均油耗從6.9升降低到6.3升,補貼標準不變。2012年1-4月獲得補貼的汽車累計銷量約62萬輛,共補貼了18.6億元,加上之前的補貼,實際補貼金額已經超過了原定120億元的專項補貼資金。預計此項政策有望繼續延續下去。
除了節能汽車補貼的延續,全國范圍內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也在醞釀之中。不過,新華社分析稱,從以往的實踐來看,如果補貼力度不大,換購數量不大,料對車市的帶動作用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