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會,我想其他企業誰也都不會放棄國內仿制藥市場。”先聲藥業董事會秘書錢海波昨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先聲藥業重回仿制藥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到2016年,[注冊新西蘭公司]全球年銷售額將有大約2550億美元的藥物專利到期,為仿制藥市場釋放了巨大空間。2011年,全球仿制藥市場增速已達11%,其中中國市場在過去5年里行業增速達到了25%,成為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
“但我們現在追求的不再是簡單的重復模仿,而是有更高創新含量的首仿。”錢海波說。
跨國企業正對這塊“蛋糕”虎視眈眈,通過并購、合作等方式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甚至開始布局三四線市場。去年6月,輝瑞制藥投資2.95億美元與浙江海正藥業[15.68 -0.13% 股吧 研報]成立合資公司,定位于開發專利到期藥物。[注冊塞舌爾公司]同年11月,諾華制藥與中山市簽訂諒解備忘錄,擬在中山打造中國最大的仿制藥生產基地。
與跨國企業相比,國內仿制藥企業確實缺少足夠競爭力,散、亂、小成為行業常態。業內人士認為,一些仿制藥企業往往過于“后進”。[注冊薩摩亞公司]市面上已有20家企業生產一種仿制藥,還要再去做第21家,雖然成本低廉,但利潤也低,并且無法占領市場份額,最后只能拼價格。對此,錢海波表示,“仿制藥行業整合將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