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的不景氣,正逐漸蔓延至融資租賃市場。
近期,一位內資租賃公司負責人透露,近幾個月該公司租賃業務已明顯放緩,“之前幾年能保持翻番的增速,今后幾年,如果政策拉動有限,[注冊加拿大公司]實體經濟需求不足,估計能保持30%增速就不錯了。”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逾期比例也不樂觀,已經由此前的低于1%,上升為超過1.5%。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情況并非個案。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雖然上半年,銀行系租賃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增速有所回落,但已經超過6600億元,情況略好于傳統租賃公司。
6600億的進退
一位租賃公司人士介紹,銀行系租賃公司上半年總資產規模相比2011年底的5267.78億元凈增1300億余元,增速在25%附近,去年全年行業資產增速超過60%。
但新增節奏明顯不一。排名前列的分別有國銀租賃、交銀租賃和招銀租賃,三家新增總和超過500億元,而其余十幾家銀行系租賃公司合力完成余下的800億左右規模。
由于資本金雄厚,一直占據行業老大的國銀租賃,今年3月份資產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因此市場對其的快速增長并不奇怪。
“黑馬”是交銀租賃和招銀租賃,以應收融資租賃款來看,交銀租賃上半年的新增達到177億元,增速超過30%。
招銀租賃作為第一批銀行系租賃公司,成立后一直受資本金困擾,資產增長龜速,今年實現增資20億后,上半年總資產迅速增長超過36%,總規模超過500億元。
另外一些租賃公司增速卻明顯放緩,比如民生租賃,以最低融資租賃收款額來看,2011全年新增達到160億元,但今年上半年只有53億元。[注冊巴拿馬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家銀行披露的口徑不一,以應收租賃款、最低融資租賃收款額等來看,有的包
括了融資租賃業務的本息,有的則只是本金規模,總資產統計還包括融資租賃、經營性租賃等在內的資產規模,不過由于融資租賃一般占據大頭,且利息比例較小,不同公司雖然口徑不一,但各自的增速比較仍然較為直觀。
時間進入9月份,多家租賃公司顯示增速放緩消息。比如國銀租賃,記者了解到,該公司資本充足率已在8%左右徘徊,資產新增的空間已經較為緊張,急需補充負債來源,或者調劑置換業務結構。
而交銀租賃,據了解上半年170多億的資產新增主要發生在一季度,二三季度有所放緩,“實體經濟的需求不足,公司也需要平衡資產增長與風險的平衡。”該公司人士透露。
融資需求不足
對于增速的放緩,受訪租賃人士大都表示,首先與宏觀環境有關。前述內資租賃公司負責人認為,客戶普遍缺少流動資金,而增加投資購買設備的需求亦不足,這對一些以設備、工程機械租賃見長,或廠商系租賃公司來說,影響較大。
不過,廣州一家租賃公司負責人認為,增速的放緩應該會有一些局部或機構的差異,比如一些綜合性租賃公司,未來會有一些增長的機會,但一些行業性、專業性的租賃公司,增速可能會慢下來。
以廣東為例,今年還有多個基建項目要投資,資金需求預計可達1900億元,這也可以給租賃公司不少新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租賃行業的資金來源有多重限制,今年以來逾期比例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計提壞賬準備,對不少公司來說,壓力較大。
前述內資租賃公司負責人認為,后期不良的控制和化解更需要實體經濟的支撐,“之前擔心資金來源,今年不擔心流動性,又擔心客戶需求不足”。[注冊香港公司]
亦有受訪租賃人士認為,租賃行業5年多的時間,行業資產規模已經突破10000萬億大關,特別是銀行系租賃公司,前幾年都是翻番增長,且多家不良率還為零,如果增速慢下來,平衡一下風險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