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保安行業的大整頓已在北京率先啟動,未來半年將在全國推廣。
2011年11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聯合市工商局、[注冊馬紹爾公司]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委等部門共同啟動保安服務市場的清理整頓行動,將持續至明年5月底。
據北京市公安局內保局工作人員稱,此舉意在進行保安行業摸底,以建立管轄嚴密、責權一致、定位清晰的首都保安服務監管體系,黑保安等6類非法保安組織和違法違規行為將是此次整頓的重點。
“截訪是一道高壓線,絕對不許觸碰”,正規保安公司須實現“零截訪”。這是繼安元鼎事件曝光后,北京警方首次就保安涉嫌“黑監獄”“截訪”事件進行公開表態。今年8月,北京警方查處了某保安公司離職人員冒用該公司名義,在昌平區北七家鎮非法從事對外地來京上訪人員的“截訪、送訪”活動,對嫌疑人依法進行了處理。
中國保安業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第一家保安公司——深圳蛇口保安公司于1984年成立。目前保安公司數量已擴大到近3000家,保安人員達421萬名。
盡管發展迅速,但由于從業人員素質低、行業整體水平不高、管理模式僵化等,公眾形象不佳,加之近年來多起公共事件中均有保安越權舉動,而承擔部分公共安全職能的保安業又處于從壟斷設立向“管辦分離”的改制進程中(參見《財經》2011年第9期“保安業改制僵局”),因而使保安業備受關注。
截訪難舉報[注冊新加坡公司]
在北京市公安局的整頓文件中,對保安公司參與“截訪”、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指使和縱容保安員阻礙依法執行公務、參與追索債務、采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手段處置糾紛等行為,要求立即上報,協調刑偵總隊設立專案、依法打擊。
在現實中,對以上情況進行上報,卻存在很大的操作難度。2011年11月24日晚上11時,河南許昌籍上訪農民聶麗娟,與其68歲的母親和兩個月大的女兒,被兩名東北男子從豐臺區久敬莊救濟站接走,“上了一輛沒牌照的面包車,戴上黑眼罩,手機也沒收了”。聶麗娟回憶說,在隨后被關的14天中,看守人員也屢次更換。
與此情況類似,多名被非法拘禁的訪民表示,因為不知具體關押地點,也無法摸清看守人身份及其所屬單位,無法通過報警獲得幫助。
一位內保局相關負責人向《財經》記者表示,“在法制層面,截訪的問題非常復雜,很難納入保安行業管理范疇。但是既然現實有了這種問題,‘零截訪’也是我們清理整頓里面要實現的目標。一旦出現截訪的情況,不但要對保安員個人以涉嫌非法拘禁罪進行處理,還要對保安公司進行行政處罰。”
“對保安公司的整頓,是對民意的一種反映。”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王建勛說,目前還沒有保安公司或截訪人員受到刑責或處罰的案例。安元鼎事件后,最初傳出北京安元鼎安全防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軍被刑事拘留,隨后該公司變更股權并改名繼續運行,不了了之。
但王建勛同時指出,整頓保安公司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信訪不絕還是在于司法沒有提供充分的救濟功能。
武漢大學憲法學教授秦前紅也告訴《財經》記者,整頓保安公司后,地方政府處理信訪事件的成本將加大,后者或會繼續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或會加大在當地截訪的力度。
還有一些法律學者擔心,整頓之后,截訪可能會轉為地下,進一步加壓地方,出現更難監管的問題。比如,更多個人進入這個行業,與保安公司私訂合約共同分利,或者地方保安進入北京市場。另一方面,治安警察的壓力也會加大。
初級行業
來自內保局的資料顯示,北京市保安公司的總數達150家,從業人數約30萬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過去由公安機關經營管理的保安服務總公司及其33家分公司、振遠護衛中心;一類是掛靠于保安服務總公司旗下的百余家社會公司。
此外,還有3900多家物業企業自行招用,以及納入公安機關監管的保安隊伍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招用在內部開展安全防范的值守力量。
目前,這些保安公司主要從事一般人防業務,依靠的是以人數為基本單位的營利方式——保安公司與客戶按派遣人數核算一個單價,即每人每月多少錢,包括工資、保險等。保安公司從人數單價上賺取差價,“吃空額”(實際派遣低于協議人數)是保安公司常采取的方法。
另一方面,保安員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導致部分維權的保安行走在生活的邊緣。據北京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11年9月到10月間對保安行業勞動用工情況執法檢查結果顯示,“整個北京的保安員的工資水平,在1200元-1500元之間。包括國企在內的諸多保安公司,能交齊社保的很少。有的企業甚至連勞動合同都不簽。”
“如果保安公司把每個保安員的加班費、社保、醫保都交了,那就基本賺不到錢。”北京市海淀保安公司的辭職保安林延峰說。林曾經于2010年12月9日起訴自己工作四年的公司,請求其支付加班費、養老保險、失業生活補助金、[注冊新西蘭公司]探親假路費及相關經濟損失合計約4萬余元。
低工資、低福利、低保障,導致保安員年流失率在30%到50%之間,少數高達70%到90%。這一背景下,保安員入職培訓基本是走過場。由于沒有相關保險,“遇到危險趕緊跑”也成為內部培訓的通則。
此外,保安公司內部惡性事件頻發。2010年12月3日16時許,朝陽區遠洋集團工地15名保安在公司稽查隊長張永安的指使下,在宿舍用橡膠棒、木棍打、拳打腳踢以及煙頭燙等手段,將32歲保安員王某毆打致死。
據被告律師透露,王某正是因待遇問題提出辭職,公司不想承擔中介費損失而施行暴力。
成都華氏安全技術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小華指出,“保安公司自身的市場化水平很初級,只是最基本的人員服務而已,對服務品質和流程沒有更科學化的方法。而從政策來講,現在更多的是強調保安公司、保安人員或保安行業的合法性,而非保安公司的資質情況和保安人員的服務質量的評估體系。”
加強監管
內保局工作人員表示,在發現上述問題后,此次整頓是繼年中建立“611”保安行業監管工作新機制后,加強監管的又一舉措。
“6”是指建立六項制度:明察暗訪制、案件倒查制、網上主動巡檢制、每月例會制、互查互糾制、保安企業考評制;兩個“1”,“一室”是指企業矛盾化解室,“一日”是指法人(代表)接待日。
專項整頓活動有三項重點,堅決打擊并清理沒有資質的“黑保安”公司,尤其是未經公安機關許可而自行招用保安員的情況;保安員要經過職業資格培訓,100%持證上崗;保安車輛不得涉警,不得仿軍服警械等,保安員年違法犯罪率須控制到千分之五。
對于3900多家物業企業自行招用保安,作為監管方的內保局有關人士說,“物業保安在實踐中問題較多,監管也相對難,這將是整頓活動的重點。”
“黑保安”的認定依據是保安從業資格制度。國務院《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下稱《條例》)規定,“申請人經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考試、審查合格并留存指紋等人體生物信息的,發給保安員證。”
內保局工作人員向《財經》記者介紹,“北京市的保安員資格考試已于2011年下半年正式開始,截至11月底,保安員通過各保安公司交費報名,目前已有3萬多保安員通過考試并取得證書。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現有保安員的考證問題。”
據記者了解,考試相對簡單,如果沒有通過,可以復考,取證率相當高。該工作人員也表示,現行考試更多是解決“遺留問題”,目的在于規范隊伍和統一建檔,“將來保安公司招錄保安員時,也應憑證件招錄。”
據介紹,保安員的資格考試將探索設置分級考試,由低到高分別是初級保安、中級保安、高級保安、保安師、高級保安師。
與專項整頓同步進行的,還有保安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按照公安部的要求,我們專門開發保安信息管理系統,對保安公司、保安員以及駐勤點的情況,都將動態管理。通過系統,只要這個人在北京做保安,他的每一個軌跡都可以查到。”
另據內保局制定的《北京市保安服務公司考評標準》,2011年11月22日起對各保安公司2011年工作進行首次年度考評。考評基礎分為100分,分為“著裝、儀容、衛生”,“遵紀守法”,“投訴舉報”以及“公司管理”四部分,標準列明46項加分、扣分情形。
輕微者如“制服不整潔、披衣、敞懷”扣除1分,嚴重者如“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體或侮辱、毆打他人的”扣除5分,“參與追索債務、采用暴力相威脅的手段處置糾紛的”扣除10分;而考評體系中亦規定了“協助公安機關破案”“被媒體正面報道”等加分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截訪、強拆等灰色業務中,私招濫建的保安隊往往以“掛靠”身份依托正規保安公司存在,趨于隱蔽,脫離監管。對此,考評文件規定“掛靠保安隊”扣除2分。
這一始于首都的整頓活動,擬在全國推廣。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楊奇表示,將于明年起草并爭取下發《公安部關于加強保安工作的決定》,同時啟動為期半年的全國保安市場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旨在摸清保安市場基本情況,清理和查處未經許可的保安服務活動和違法違規人員,規范保安市場秩序,健全各項保安監管制度。
觀望“改制”
在WTO談判中,中國承諾放開保安業。2010年1月1日生效的《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規定公安機關不得設立保安服務公司,改為保安行業的監管者,確立了“管辦分離”、“市場化運作”的改制目標。
此前,長達20余年時間里,按照相關規定,保安服務公司只能由公安機關獨資開辦,其他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不得經辦保安服務公司。
“管辦分離”改革涉及核心的利益關系——人事安排和產權歸屬,公安、國資委、財政、審計、勞動、人事等多個政府部門參與,目前還沒有系統的改革方案。
在地方改革案例中,2010年下半年,山東曲阜保安公司采用了“賣光”的方式,國有資產全部退出,由改制后的新公司一次性買斷,完成改制。此后浙江臺州、江蘇常熟等地的保安公司曾前往取經,不過后來者寥寥。
在2011年11月的保安高峰論壇上,中國保安協會會長羅峰對上述模式表達了不同意見,“在管辦分離前,首先是對現有公安機關領導的國有保安企業進行重組,成立集團公司,把國有保安企業做大做強。至于是交由國資委直接管理還是由國資委委托公安機關管理,或是暫時保持繼續由公安機關管理,我認為都可以探索。但是有一條原則,絕不能簡單地把國有公司賣給個人。”
今年9月初,中央政法委高層強調,要積極探索一條社會責任為先的中國特色保安事業發展路子,更好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總經理張強對此解讀為:“這為國有保安企業的發展堅定了信念、樹立了信心以國有保安為主導的保安行業發展格局體現了我們的國情社情。”
而“全面部署落實保安公司改制,研究加強保安監管力量建設”已經納入公安部明年的工作日程。公安部將出臺《關于保安服務公司改制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改制目標、原則和要求,全面部署各地貫徹落實。
與此同時,外資保安公司布局中國市場或是改制動力之一。《條例》明確,除了武裝護衛等特殊服務,保安企業不需要國有資本控股。而包括英國安保巨頭Group 4 Security(G4S)在內的國際保安公司巨頭,已在中國熱身多年,在開放外資前,于北京、上海等地嘗試物業管理、安保咨詢等。
一位北京民營保安公司負責人對未來政策的開放度如是分析,“目前,從技防(技術安全防范)角度來看,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步驟正在加快,先進的技防技術對國內企業形成了壓力。但是在人防領域,短期內都還不會允許外國公司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