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哈大高鐵全線試運行。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到遼寧省大連市,全程921公里只需3.5小時。
市場雷達東三省開始進入“高鐵時代”。甚至激動地說:哈爾濱已沉浸在百年復興的夢想和期待之中。
10年來,小到個人生活,大到綜合國力,[注冊塞舌爾公司]都隨著包括高鐵在內的中國高端裝備[4399.59 0.19%]制造業的飛速發展而發生著改變。
2002年—2008年:高鐵一馬當先
2002年,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秦沈客運專線建成開通。全線設計時速達到200~250公里,同年“中華之星”電力動車組在秦沈客運專線創造了當時“中國鐵路第一速”的321.5km/h,轟動一時(編者注:秦沈客運專線現已合并成京哈線的區間段。國內目前將時速在200~250公里的鐵路線路稱為動車,時速在300公里以上的稱為高鐵)。
這一時期,高速鐵路的迅速發展和一紙規劃的批復密不可分。
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的中國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正式宣布,規劃建設里程超過1.2萬公里的客運專線上,客車速度目標值達到每小時200公里及以上。隨后,大批高速鐵路相繼上馬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鐵路的全面提速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2004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中國首次在各主要提速干線(如京滬線、京廣線、京哈線等)大規模開行時速高達200~250公里的動車組列車,達到了世界上既有線路提速改造的先進水平。
2008年11月鐵道部正式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新方案將客運專線規劃目標由1.2萬公里調整為1.6萬公里,并將城際客運系統擴展到長株潭、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
從2004年開始引進高鐵技術到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行,最高運行時速350公里的驕人成績令世界贊嘆。中國高鐵用4年的時間走完了國際高鐵強國幾十年的發展歷程。
2008年4月,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鐵正式開工。與此同時,一批以高鐵為產業依托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公司也相繼應運而生并發展壯大,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中國南車[4.22 -0.47% 股吧 研報]和中國北車[3.70 -0.54% 股吧 研報]。
2007年4月18日,鐵路第六次大提速首日,中國南車CRH2型動車組在北京站順利投入運營;同年12月27日,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創立,總股本70億股。
2008年8月18日,中國南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4個交易日后登陸香港聯交所。中國南車的股票備受追捧,不僅當年在A股市場的價格漲了一倍,H股也上漲了80%。
2008年6月26日,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2009年12月2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時至今日,中國南車、[注冊薩摩亞公司]國北車引領的鐵路機車類股票仍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里一支表現不俗的主力軍。
在軌道交通高速發展的同時,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代表的衛星及應用領域也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
2003年5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3A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這標志著我國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衛星導航系統,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在國際定位導航領域,長期以來,美國的GPS獨霸天下。發展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不僅是航天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
2000年10月31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被成功送入太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被送入空間軌道。這一年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正式建成,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2007年2月3日、2007年4月14日,我國又成功發射了兩顆北斗導航衛星。
也是在這一時期,曾經被億萬中國人矚目的大飛機項目正式啟動。
中國曾經有過自行研制、制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運十”,在成功造出了兩架飛機并成功完成高原作業的情況下,由于各種原因“運十”最終停產。多年來,中國的航空工業體系,尤其是民用飛機領域幾乎還停留在“為別人做嫁衣”提供零部件生產的產業鏈低端環節。
2007年2月26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中國大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2008年3月13日,國務院正式批準組建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建造中國自己的大飛機,這個曾經塵封多年的夢想,再次起航。
2009年—2011年:群星閃耀
2010年12月,由中國南車集團研制的“和諧號”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間的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跑出了最高時速486.1公里的成績,再次刷新了世界鐵路運營試驗的最高速度。目前,這個速度仍是地球上的火車所能跑出的最快時速。
截至2010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到8358公里,占全世界高鐵運營里程的三分之一強。“目前,中國是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2010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一口氣用了“五個最”。
2011年6月30日,中國高鐵登上輝煌的頂峰。這一天,總長度1318公里、總投資約2209億元的京滬高鐵正式開通。它的建成將北京和上海之間的往來時間縮短到了5小時以內,“千里京滬一日回”。
在京滬高鐵開通8個月后,多家航空公司濟南至南京的航線停飛。業內人士表示,在京滬高鐵的沖擊下,短途航線停飛是必然結果,民航應“舍短取長”,選擇錯位競爭。
高鐵建設也大大縮短了城鄉間的時空距離,為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和農村居民的有序轉移提供了強大運力保障。資料顯示,2009年,我國城鎮化率為46.6%,城鎮人口6.22億人;到2020年,城鎮化率預計達到60%左右,城鎮人口將超過8.63億人。
美國《財富》雜志曾刊文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大規模的高鐵建設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發動機,鐵路投資是拉動內需的重要火車頭。
鐵道部曾經表示,高鐵對國民經濟的拉動效果非常明顯。比如總投資達2209.4億元人民幣的京滬高鐵,就可為鐵路沿線和相關行業帶來200余萬個就業崗位。據專家測算,按照鐵路投資與相關產業最高拉動效應1:10比例計算,京滬高鐵建設頭兩年拉動內需高達近1.2萬億元,這項投資巨大的公共工程遠遠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生意,可以刺激一個行業甚或影響一個國家的成長。
與此同期,我國的大飛機項目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2010年11月珠海航展,國產大飛機C919樣機首次亮相,2010年完成初步設計。之后的步驟將是:2012年完成詳細設計,2014年實現首飛,2016年完成適航取證并投放市場。
據中國商飛公司2010—2029年市場預測年報顯示,到2029年,全球共需交付30230架干線和支線飛機,其中雙通道飛機6916架,單通道飛機19921架,渦扇支線飛機3393架,總價值近3.4萬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中國市場需交付3750多架大型客機。
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注冊盧森堡公司]C919大型客機項目總設計師吳光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大型客機屬于單通道飛機,正是未來全球市場和國內市場需求最強勁的機型。
這三年,北斗衛星的發展同樣戰績驕人。從2009年4月5日到2011年12月2日,先后有9顆北斗衛星被送入了太空。
2011年12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服務和建設的有關情況。與2000年第一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相比,現在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真正目標是走向世界。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發布會上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致力于向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中國愿意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同發展衛星導航事業!
近日,中國衛星[11.06 3.08% 股吧 研報]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苗前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1年12月27日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的試運行服務,正式運行后將覆蓋亞太地區,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定位導航服務。
未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今年5月,工信部印發了《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以期進一步提升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整體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的重點領域和方向,現階段,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
2010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實現約1.6萬億元銷售收入,約占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的8%左右。
《規劃》明確表示,到201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6萬億元,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15%;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C919大型客機項目總設計師吳光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C919的訂單數已從100架增加至235架。近日有消息稱,C919或將在今年11月舉辦的珠海航展中再簽訂單。中國商飛也表示,具體訂單數量將在航展期間公布。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正在進入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
時至今日,北斗衛星系統已經在交通運輸、漁業、林業、氣象、電信、水利、測繪、國防安全等多個領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位知曉追捕湄公河慘案元兇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在緝拿兇犯的過程中,北斗衛星的通訊系統功不可沒。因為用普通的手機進入國外信號網絡,往往會暴露位置和身份,在前幾次的追捕中,使得犯罪集團有所警覺而逃脫。最終,因為使用北斗衛星系統而得以成功抓捕。
隨著北斗衛星系統的不斷完善,該系統也將越來越多地為普通百姓所使用。未來以導航定位基礎服務為核心的創新服務產業將融入百姓生活。比如市民將可以借助智能手機的出租車呼叫系統,搜索并對接附近的出租車。此外,公交電子站牌、特殊人群(心臟病等)健康預警等項目也在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