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增速放緩和“三公消費”縮減的沖擊下,國內三家中高端餐飲上市企業的2013年中報黯然出爐。
全聚德[-0.20% 資金 研報](002186,[英國注冊公司]收盤價14.66元)、湘鄂情[4.43% 資金 研報](002306,收盤價3.61元)、小南國(03666,收盤價1.25港元)上半年盈利分別下滑31.45%、43.3%、388.08%,在此背景下,三家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標瞄準了“大眾消費”。
具體來看,三家公司提升業績的策略各有所不同,小南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擬并購業內餐飲企業,湘鄂情則選擇跨界收購進軍環保行業,全聚德雖力推食品銷售,但受產能限制短期內無法提升業績。
三公司業績集體下滑
全聚德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億元,同比下滑6.5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58.04萬元,同比下滑31.45%。全聚德在中報中稱“上半年受市場環境影響,高端接待業務有所減少,對公司經營產生了較大影響。”
而在港交所上市的小南國,也面臨著和全聚德類似的情況。小南國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4.6%至6.78億元,凈利潤縮減為3183萬元,下滑幅度達到了43.3%,公司表示經濟降溫、限制公款消費是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限制“三公消費”背景之下,全聚德、小南國尚能維持營業收入規模,受到沖擊最大的無疑是湘鄂情。湘鄂情中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27億元、同比下降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為虧損2.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88.08%。
“高端餐飲消費下降20%將會成為趨勢,[注冊BVI公司]并迫使餐飲企業進行內部調整。”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平民化”成一致選擇
在此背景下,上述企業打響了業績“保衛戰”,目標不約而同瞄準了“大眾消費”。
商務部在《關于十二五期間促進餐飲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餐飲業保持年均16%增速的工作目標。
“餐飲行業總量隨著居民收入提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限制“三公消費”對餐飲商務消費以打擊,今年上半年餐飲企業收入累計增幅僅為8.8%,同比下滑4.4個百分點。”東方證券研報指出。
“這將迫使國內餐飲企業的重心從商務消費轉移到日常消費中來,在價格和定位上需要進行調整。”某券商餐飲行業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以全聚德為例,公司上半年通過開設烤鴨自助、下午茶座,推進早餐和社區餐飲的建設,力圖提高單店的盈利能力。
“小南國上半年采用了推出季節菜、降低客單價的策略,進一步吸引個人消費,例如新推出的小炒菜單中有二十幾道菜,價格都在幾十元,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小南國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湘鄂情調整的策略則顯得更為激進,直接采用了停售高價菜、取消廳房服務費以及最低消費、酒水平價銷售等策略。
“公司將聯合其他市場主體共同發起餐飲行業產業基金,將繼續尋求區域內的團、快餐并購機會。”湘鄂情在中報中表示。
“現在整個中高端餐飲行業面臨洗牌,大打親民牌其實是個艱難的過程,短期內無法給公司業績帶來質的提升。而如何做到既能維護品牌與品質,同時也能迎合不同層次食客的需求,非常考驗管理層能力。”某私募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小南國是業內最有基礎做收購的企業,我們希望讓投資者看到今年至少完成一家企業的收購整合,然后以此為模型去復制,希望能找到個人消費為主、產品好、易于復制、盈利的企業收購。”小南國部門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全聚德目前看起來則略為“保守”,[注冊開曼公司]上半年雖力圖推動食品業務,但短期看難以貢獻業績。東興證券研究員表示,“公司食品業務基本處于滿產狀態,公司打算提高產能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但擴產計劃預計2015年內方能達產;大股東雖明確提出要將東來順注入上市公司,但資產整合進度低于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