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P2P機構被引入中國到現在,P2P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有整整8年時間。
“我認為出臺類似于2008年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行業指導意見,這個時機基本成熟,所以,應該盡快出臺相關的指導意見,或者暫行規定!敝袊☆~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稱。實際上,對于P2P行業等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美國注冊公司]國務院法制辦以及相關的監管機構已經開始對行業機構進行摸底。
經過8年的成長,行業在監管“真空”之下呈現出野蠻生長的態勢,行業自律意識也逐漸增強。8月26日,中國小額信貸聯盟正式對外發布了《個人對個人(P2P)小額信貸信息咨詢服務機構行業自律公約》(下稱《自律公約》)。
《自律公約》對P2P機構服務出資人、借款人、行業管理要求、行業企業退出機制、行業從業人員等方面提出了相關自律要求。同時,相關細則對P2P服務機構的信息披露做出了詳細規定。在行業自律中,也首次提出了P2P機構清結算分離的概念,避免機構觸碰法律底線。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從去年底就開始推動P2P行業自律,去年11月份成立了P2P行業委員會,12月通過P2P行業自律公約,到目前共有55家P2P機構簽署了《自律公約》。
規范信息披露
“目前在行業自律方面有三個急迫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要陽光化,然后規范化。陽光化就是要公開透明,讓所有人都能夠看到你是在做什么!敝袊☆~貸款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稱,信息的公開透明是這個行業需要解決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白澄宇認為,目前P2P行業亟需解決信息的公開透明、支付和清結算賬戶分離、征信系統三大事務,其中信息的公開透明排在首位。
市場對P2P行業的風險質疑,[注冊英國公司]主要來源于行業的不透明。《自律公約》要求,P2P機構在業務公開、透明上自律,通過定期審計,發布相應業務信息,保證業務活動的公開透明。
“現在的市場上,大家都講交易量、壞賬,實際上口徑并不統一,這些風險指標的不可比,會造成用戶和消費者的一些混亂!比巳速JCEO李欣賀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上海信而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征宇也稱,為控制風險需要設定一個行業當中可比的、透明的風險控制標準,離開了具體的風險標準,單純地談各種數字、談各種指標沒有意義。
對此,《自律公約》要求,行業自律對于出資人要做到準確的風險指標:“鑒于風險指標本身的復雜性,以及風險指標對于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P2P服務機構應該按照統一的風險指標定義方式定期進行統計!
信息披露規定中,《自律公約》也要求P2P服務機構對內部信息進行統計,通過獨立審計,形成完善的業務報告和信息披露體系。要求向P2P行業委員會披露的信息包括,逾期90天以上的同賬齡逾期率、是否有風險準備賬戶及余額水平、平均貸款水平、違約客戶名單等指標。
同時,《自律公約》還要求P2P機構風險指標的計算方式、相關支付數據、交易憑證以及計算結果應經過審計機構的審核確認。
清結算分離
對于P2P行業存在的質疑,還在于資金的來源與去向并不明確,難以確保機構不挪用出資人的資金。
白澄宇認為,P2P行業發展亟須解決的事務中,支付和清結算賬戶分離也是重要內容之一。“P2P機構絕對不能動用客戶資金,或者客戶的兩端借貸雙方的資金不能通過P2P平臺自己的賬戶來進行交易。”他稱。
《自律公約》要求,P2P服務機構的運營資金與所服務的出資人、借款人的資金必須完全分離。
正式發布《自律公約》當天,中國小額信貸聯盟聯合上海暢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發布了《P2P網絡借貸平臺技術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對P2P平臺功能、部署技術、運營技術做出了要求。
其中,資金清結算模塊設定就要求,在線完成訂單交易資金清結算,用戶資金托管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交易平臺不產生資金沉淀。
具體的做法是,P2P平臺依據用戶的業務交易請求,向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接口發起指令完成結算。資金動用需要得到用戶的二次確認,不再需要中間結算賬戶,用戶的交易資金不會沉淀在交易平臺所屬的第三方支付賬戶及/或銀行賬戶。
據了解,現在一般的P2P平臺在第三方支付開一個類似對公的虛擬賬戶,然后讓平臺注冊用戶充值到平臺,盡管用戶看到自己在平臺用戶的資金情況,但是這部分資金是沉淀在平臺的對公虛擬賬戶。在第三方支付對資金托管賬戶監督權還沒有確立的情況下,P2P平臺容易挪用平臺用戶充值的資金,存在較高的道德風險。
“清結算分離的模塊是非常重要的模塊[英國公司注冊],要求做到防止資金沉淀,整體交易資金不具有平臺運營公司的賬戶,這樣就可以防止非法集資,讓借貸雙方的交易非常透明。”上海暢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CEO施俊表示。
施俊稱,清結算分離的模塊還可以實現安全交易,保證借貸雙方交易數據的安全。此外簡單操作,讓P2P的運營方只負責借貸業務的信息管理,讓專業的結算平臺或者資金托管方管理資金網上交易。
不過,若要實現清結算分離,還需要所有的交易方,借款人、放款人、P2P平臺、擔保方都要在同一個第三方支付公司開設虛擬賬戶。這就要求第三方支付也能夠提供針對個人的虛擬賬戶體系,但是現在并不是所有的第三方支付都有這樣一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