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涉日事件使得一眾日系車企放緩了在華擴張的腳步。
縱然今年以來豐田、本田與日產這三家在華體量較大的日系車企已逐漸把跌幅收窄,但像鈴木、馬自達、三菱等體量較小的企業卻仍在奮力收回失地。實際上,在去年釣魚島事件發生前,日系三小的在華發展已遭遇瓶頸,而較之于日系三大,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明顯更弱。[英國注冊公司]
當寒冬慢慢過去,小眾日系在中國市場的下一個春天又會在哪里?
復蘇緩慢
時隔一年,雖然豐田、本田、日產三大日系車企在華的銷售有所起色,但整體仍未恢復到釣魚島事件之前的銷量水平。而馬自達、鈴木、三菱這三家在華發展已遭遇瓶頸的企業來說,中日關系的不明朗更是讓其在華生存雪上加霜。
據鈴木汽車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鈴木在華銷量為11350輛,對比去年8月份的17597輛,同比銳減35.5%。而去年7月因重慶市政府激勵措施到期,導致鈴木銷量同比驟降40%,因而在基數較低的情況下,鈴木今年7月在華銷量同比增長26.2%至14589輛。
自從去年9月日系車因涉日事件在華受抵制以來,鈴木在華銷量多個月下滑。今年1月份在季節因素影響下,同比猛增35.6%至30362輛。之后鈴木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遭遇連續5個月同比下挫,直至7月扭轉,然而8月又再度滑坡。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馬自達身上。根據銷售數據顯示,今年1到8月份,馬自達在華累計售出106846輛汽車,較去年同期的134858輛同比下降20.8%。兩大合資子公司中,一汽馬自達累計銷量73284輛,較去年同期的78644輛同比減少6.8%;長安馬自達累計銷量33562輛,較去年同期的56214輛同比驟降40.3%。
在銷售上一直難有起色的馬自達為此也不得不削減中期在華的銷量目標。據彭博社早前消息,由于在中國市場表現疲軟,馬自達CEO兼總裁小飼雅道(Masamichi Kogai)早前表示,公司原計劃到2016財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中國每年銷售40萬輛汽車的目標“有可能修改”。
據悉,馬自達預計本財年在華銷量為20萬輛,而在兩年內銷量翻倍難度極大,尤其當前馬自達在中國仍處于滑坡頹勢,始終未能逆轉。
而對于三菱來說,情況或許有些起色。在去年9月份,[注冊BVI公司]因受涉日事件影響,三菱當月在華的跌幅為59.74%,至10月底,其單月銷量更是大幅跌至谷底,為65.39%。隨后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三菱國產乘用車銷量同比跌幅雖然有所收窄,但是鑒于其較低的銷量基數,復蘇痕跡并不是很明顯。
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廣汽三菱直接助推了三菱在華的增長速度。今年1月,三菱國產乘用車銷量的同比增幅達到了59.12%。而廣汽三菱自今年2月引進新勁炫后,其銷量一直穩居三菱國產乘用車一半以上的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三菱累計在華銷量為37525輛,對比去年同期的31452輛,提升了19.3%。而同時7月和8月三菱均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各顯“神通”
趁勢中國市場上的SUV熱潮,三菱可謂逐漸扭轉了頹勢。自今年6月份以來,從2000多臺到3000多臺,到9月有可能實現4000臺的銷量,廣汽三菱目前要考慮的,顯然更多的是產能的問題。
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志堅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汽三菱目前正在進行產能擴建,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將達到13萬輛的年產能。此后,還會進一步地擴建,爭取在2015年達到30萬輛的產能。然而對于早前有媒體報道稱三菱將整合在華渠道,即把廣汽三菱、東南三菱銷售部、進口三菱三個聚到合二為一的說法,杜志堅卻給以了否認。
“就廣汽三菱來說的話,目前還是圍繞SUV為主,將來等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也不排除會引進轎車等相關的產品。”他表示,明年是廣汽三菱上臺階的一年,明年將爭取100%的增長,也就是明年達到8萬銷量,后年做到十五六萬銷量。但企業這邊目前仍沒有要推出合資自主品牌的規劃。
同樣得益于SUV熱銷幫助的還有長安馬自達。自8月底憑借搭載“創馳藍天”技術的國產CX-5上市,長安馬自達在9月的銷量也終于打破了17個月以來的跌勢,實現逆轉。數據顯示,9月長安馬自達共銷售6804輛汽車,同比增長48.7%。而同時馬自達在華9月單月銷量為17821輛,同比增長34.4%。
長安馬自達內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注冊開曼公司]自國產CX-5開始預訂到上市這1個多月以來,銷售數量已經超出預期,而且目前也通過“十五城試駕”的活動使得消費者對“創馳藍天”與CX-5有了更為直觀的體驗。
同時,長安馬自達計劃未來兩年在華耗資5億元,建成集實驗室、軟件開發、新產品導入等為一體的研發體系,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本土車型以及擴大渠道覆蓋面,采取經銷商與衛星店共同覆蓋的方式,迅速擴大在華產品范圍。按其預計,未來3年左右,馬自達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將從目前的6款增加到10款,將保持每年1-2款新產品的速度加大中國市場的拓展。
而對于鈴木來說,情況并沒有那么樂觀了。一直以來,管理層的不穩定與產品過于單一成為掣肘鈴木發展的關鍵。而最近昌河鈴木鬧分家一事更是讓鈴木今后在華發展蒙上一層陰影,因而長安鈴木的合作關系或許對鈴木來說更為重要。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鈴木表示今后每年要至少投入一款以上的、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新產品。到2014年年底,長安鈴木將投產全新的A級轎車產品。
“像三菱、馬自達他們不像豐田、本田他們立足于高端的產品,尤其以鈴木為主,主要面對這種中低端的產品,產品檔次比較低,市場認可度也并不是特別高,而且市場又相對萎縮,所以他們實際上面對的局面極其被動。而且他們的優勢幾乎損失殆盡,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個相對嚴重的負增長的局面。”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跟隨著市場的脈動,就能有效地推動產品的增量,比如說像馬自達,推出CX-5就是一個很好的助力。因為像SUV產品的加速推出,會使它這個產品的市場熱度保持一致,這個應該是最關鍵的。”崔東樹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事實上,在去年涉日事件發生前,三菱、馬自達、鈴木在國內的發展就已陷入困境,相對于豐田、本田、日產這日系三大,他們的抗風險能力顯然更弱。因此,他們今后若想在華謀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我覺得中日關系今后的發展對于日系車企在華發展的影響不會很大,以廣汽三菱為例,我們今年的銷量還是比較平穩的。此外,從中日雙方來說,彼此都是希望可以互相促進經濟發展的。一直以來,日系在傳統汽車技術上的研究都是非常強勢的,比方說三菱早前在電動車的研發上就大獲成功,我們的百米提速達到了2秒,這是非常強大的。”杜志堅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