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4屆廣交會上,相關出口企業透露,受到歐美雙反措施影響,太陽能光伏產業受到巨大沖擊,相當部分企業被迫放棄歐美市場。而隨著內地太陽能光伏產業相關補貼政策的出臺,內地光伏產業需求開始釋放。業界人士介紹,今年內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市場。而同時,中國市場也成為各企業爭奪的最重要陣地,業界開始擔心或現新一輪產能過剩。[美國注冊公司]
受惠價格補貼政策
英利控股銷售總公司國際銷售副總李博源說,受到歐洲雙反影響,歐洲市場訂單下滑,由此前占到市場近九成,降到今年估計只有四成左右。由于內地今年出臺光伏發電項目價格補貼政策,公司今年內銷市場同比增長超過100%。而內地今年的需求達到8GW(吉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單位)左右,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光伏市場。
記者也了解到,更多企業也開始拓展主要以家庭使用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甚至走拓日新能[0.00% 資金 研報]的營銷模式,進入超商連鎖。業界人士表示,近年日本對光伏產品需求上升,在歐美實施雙反措施后,日本成為可開發的一個大市場,今年日本對光伏產品的需要大致有6—7GW,而日本本土只能供應2GW,但由于日本對產品重質量,中國廠商進入日本首先要通過相關認證,這需要一兩年的時間,目前中國僅有十幾家廠家獲得認證并進入日本市場。
索日新能能源股份相關負責人潘仙增介紹,[注冊英國公司]在雙反政策下,歐盟對中國產品實施配額不到7GW,而中國前十大廠商獲得的配額已超過一半,其他中小廠商得到的非常少。公司由于兩三年前已布局日本市場,現在日本訂單大致占到訂單的三分之一。目前公司已按日本技術在日本設廠,在日本生產成本要比內地高25%左右,公司計劃量產后主攻歐盟市場。據了解,目前部分內地廠家也通過在土耳其、臺灣等第三地設廠的方式規避歐美雙反,盡管相關成本高一些,但還是超過中國產高關稅后的利潤。
樹大招風恐產能過剩
李博源指,隨著內地推出光伏產業補貼政策,內地光伏產業需求開始增加。不過,業界人士也開始擔心,目前已有更多企業逐漸恢復產能,都要分內地市場這杯羹,[英國公司注冊]先前的產能過剩狀況或再現。此前有消息稱,臺灣鴻海郭臺銘已有意進軍光伏產業,鴻海以量稱著,屆時全球訂單爭奪難免。潘仙增預期,3-5年后競爭將加劇,估計內地一半企業將被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