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幾個在中國盈利的外資零售商——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00984.HK,下稱“永旺”)迎來了近年來第二份利潤下滑的年度財報。
近日,永旺發布盈利警告,[瑞豐成立離岸公司|開設離岸帳號服務]稱根據對未經審核管理賬目的初步評估,永旺2013年度純利與上年同期相比,出現可觀跌幅。
這是繼永旺201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大幅下跌41%后,再次出現利潤下滑。永旺方面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盈利下跌主要由于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導致其中國業務下滑,以及集團物業、廠房及設備確認減值虧損的增加。
連續兩年利潤下滑
縱觀永旺近四年財報,永旺凈利潤增長趨勢放緩是從2012年開始的。在此之前的2009年到2011年,永旺的收益和利潤均出現良好的雙增長。
2012年,永旺實現收益73.77億港元,與2011年的66.86億港元相比,同比增長10.3%。雖然收益出現較好的增長,但其凈利潤卻出現了較大的下滑。財報顯示,2012年,永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由2011年的4.06億港元下降至2.39億港元,若派出兩個年度內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動的因素,利潤下跌56.5%至1.39億港元。
這一衰退趨勢在2013年上半年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有所加重。
2013年上半年,永旺出現近三年來的首次利潤虧損。財報顯示,2013年上半年,永旺實現收益41.59億港元,[瑞豐成立汶萊公司|創立汶萊公司服務]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9%,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為-0.26億港元,與上年同期的1.33億港元凈利潤相比,慘淡許多。
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在永旺的香港和內地兩大市場均有體現。
2013年半年,永旺在香港地區的業務雖然收益維持了16.4%的增長,但其分部凈利由去年同期的0.6億港元下降為0.24億港元。
而內地市場情況與香港市場相似。財報顯示,2013年上半年,內地業務的收益由19.14億港元攀升至22.08億港元,增長幅度為15.4%,但是其凈利為-1.25億港元(2012年上半年凈利為0.64億港元)。
內地業務不振成主因
對于2013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永旺方面表示,中國同店銷售的下降,由于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新店銷售低于預期,員工成本,物業租金及其他行政費用的不斷增加,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確認之減值虧損的增加等系列因素,導致了凈利潤由盈利轉為虧損。
根據永旺2013年上半年財報分析,香港地區業績表現為弱增長,而內地業務則出現-1.25億港元的虧損。由此可見,中國業務的虧損是導致永旺在2013年上半年出現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
無獨有偶,永旺管理層在2012年度報告中表示,報告期內業績表現不善,主要原因為中國業務的銷售表現不理想,加上營運成本上漲,以及內地、香港兩地業務獲得物業、廠房及設備確認之減值虧損。
中國業務的不振成了困擾永旺業績的主要因素之一。不過,與中國市場慘淡的業績相比,永旺對中國市場有著較高的期許。[瑞豐怎樣注冊香港公司服務]永旺方面表示將繼續以穩健的步伐擴展業務。
2011年,永旺制定了中期經營計劃,將“轉向亞洲市場”作為集團戰略之一,將業務分為日本、中國、馬來西亞三個板塊,大力推進發展戰略。
2013年3月1日,永旺將旗下位于香港及華南地區的所有店鋪統一以“AEON”命名。該舉動也暗合了之前永旺管理層表示,繼續提高在華南主要城市的滲透率,帶動中國業務持續增長的發展策略。
統一名稱之后,永旺方面認為不僅能加強品牌效益,更能擴大集團未來的業務發展。比如在全球采購網絡及管理方面,享受更大的協同效益。
盡管業績表現不甚如意,永旺方面仍然表示,相信中國市場仍具有龐大的發展空間,若遇到發展良機,會考慮開設選址更靈活及投資額較低的專門店,帶動業務進一步增長。
永旺方面表示,經過過去兩年迅速擴充后,現時的首要發展方向是集中資源扶植新店達到理想的銷售表現,以及為節省成本及加強盈利能力,加強控制成本及提升營運效率。
以此推測,在2014年透過實施雙向策略,增加現有店鋪的同店銷售增長,將是永旺的業務重點之一。
資料顯示,永旺于1995年進入內地市場,截止到2013年6月份,永旺在香港地區和內地經營著71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