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在重慶舉辦的第十九屆亞太零售商大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發布2018年度中國零售百強名單。
榜單顯示,有7家企業銷售規模過千億元,依次為天貓、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大商集團、國美電器、華潤萬家。此外,67家企業銷售進入百億團隊,零售百強入圍門檻為45億元,比2017年提高0.2億元。榜單中,天貓和京東分別以2.45萬億元和1.68萬億元的銷售規模領跑零售百強。
此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穩定提質增長態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萬億元,同比增長9.0%,增速雖回落1.2個百分點,但是絕對增量達到3.2萬億元。消費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度達到了76.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2018年,零售百強企業加快轉型創新和信息技術應用,優化商品結構,提升品質,增強體驗,呈現出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零售百強企業銷售規模達到7.35萬億元,同比增長20.5%,較去年同期降低5.5個百分點。2018年百強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3%,比2017年提高2.7個百分點。
除了整體增速較快外,我國零售行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幾點趨勢:
1、以新技術帶動新體驗新需求
當前物聯網、云計算、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給零售業帶來新的變革、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零售企業一方面要向消費者提供新的產品體驗,以功能豐富、種類多樣、設計時尚的新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刺激和帶動消費的增長;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盡可能的去塑造、挖掘新的消費場景和模式,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體驗。
2、以服務性消費帶動商品消費
消費升級是我國消費品市場的大趨勢,表現為服務性消費的快速增長和對高品質商品消費需求的增強。在實物商品市場增長幅度趨緩、居民服務性消費比重加速上升的大趨勢下,零售業將與旅游、體育、文化、娛樂、健康、養老等產業融合,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滿足服務性消費需求,并帶動相關商品的銷售。同時,零售業還通過積極舉辦多種形式的服務性活動,比如與文化、體育、旅游、公益等結合的活動,促進相關商品銷售,增加服務性收入。以服務性消費帶動商品消費,以更高品質、更好體驗的商品消費進一步促進服務性消費,是我國零售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3、以社區商業的特色化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
2018年,以便利社區居民消費為特點的社區生鮮超市、社區菜店、便利店等社區商業加快發展,貼近居民、符合便利消費需求的社區商業成為當前活躍市場,拉動消費的亮點。未來,隨著我國居民對便利性要求的提高,尤其是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區商業仍將快速發展。社區商業應轉變之前千店一面的經營方式,走特色化經營之路,根據社區的人口結構、社區消費者年齡以及他們的需求特點靈活地調整商品結構;在服務上從粗放的服務向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轉變;此外還應充分地將文化元素、人文情懷融入社區商業,打造特色突出、有溫度的社區商業。
4、網上商品銷售以品質促進消費
長期以來,網上銷售的商品以低價為競爭優勢,但質量低劣問題較嚴重, “以次充好”、“同款不同質”、“同牌不同質”的現象較突出。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不管線上還是線下,消費者對品質好的商品需求都在快速增長。同時由于我國互聯網用戶已趨近飽和,網上商品銷售競爭也從流量增量轉向流量存量,從低價、規模競爭的粗放發展,轉向品質、效率競爭的高質量發展。2019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國家對網上銷售的商品質量監管更趨嚴格,這也將有力地促進我國網上銷售的商品品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