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布促就業、創業文件: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創業納入政府考核指標。
大眾創業,國家層面再度添柴。[法國公司注冊]5月1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發布,部署進一步促進就業鼓勵創業。在此,本報特刊發兩組報道,一是政府層面如何促進創業、就業,尤其如何納入政績考核,另一篇是地方政企方面對文件的解讀,客觀分析當前的創業熱潮的趨勢和挑戰。
目前,就業考核有城鎮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指標。創業考核的具體指標到底用哪一個好,仍存在爭議。目前涉及到創業的指標有:創業存活率,個體戶新增人數,中小企業新注冊數量等。
中國就業政策的環境將進一步改善。
“未來考核政府除了就業,還要有創業,這與過去有重大的區別。” 北師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賴德勝5月4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此前,國家五年規劃以及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宏觀調控指標關于就業的內容,主要有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不過根據5月1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23號)》(以下簡稱“《創業意見》”),下一步將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將城鎮新增就業、調查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 同時,將就業創業工作納入政績考核,細化目標任務等指標,提高權重,并層層分解,督促落實。
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政府考核可能將出現城鎮新增就業和調查失業率雙重指標,創業指標也會納入考核。此前國家統計局每月都在進行失業率的調查,并且有了穩定持續的數字。
有統計系統人士此前透露,何時公布調查失業率,只等安排。
第四次創業潮
上述《創業意見》指出,下一步要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系“十二五”規劃首次提出:要采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地擴大就業和創業的規模。 不過,此次《創業意見》強調創業則有更深的含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在解讀時稱之為“中國積極就業政策的4.0版”。
中國勞動保障研究院研究員張麗賓認為,現在國家對創業提供了更好的環境,比如允許一個場地可以注冊多個公司,這就是要讓創業能帶動更多的就業增長。
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過3次創業浪潮,分別是上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初和21世紀初,第一次是個體戶比較多,第二次、第三次是私營企業多。目前屬于第四次。
北師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賴德勝認為,第四次的創業與過去不一樣。
像十七大已經提出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但是當時主要是把創業作為解決就業問題來提出的,F在的認識是,創業不僅可以帶動就業崗位增加,且能成為經濟的新引擎。
創業成為政府考核指標
《創業意見》提出,將就業創業工作納入政績考核,細化目標任務、政策落實、就業創業服務、資金投入、群眾滿意度等指標,提高權重,并層層分解,督促落實。
不過,如何考核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方面是創業考核使用什么樣的指標,另外相應的配套改革要跟上。
目前,就業考核有城鎮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指標。創業考核的具體指標到底用哪一個好,仍存在爭議。目前涉及到創業的指標有:創業存活率,個體戶新增人數,中小企業新注冊數量等。
中國勞動保障研究院研究員張麗賓表示,創業作為政府考核的內容,用什么指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配套方面,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 如果要鼓勵大學生創業,一方面要有創業的條件,比如各個壟斷的服務業領域需要盡快放開,另外一方面,大學生如何創業需要有相應的課程培訓。
《創業意見》提出, 將加強財稅、金融、產業、貿易等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的配套銜接,建立宏觀經濟政策對就業影響評價機制。建立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帶動就業評估機制,同等條件下對創造就業崗位多、崗位質量好的項目優先安排。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目前每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約1300多萬,實際經濟增速7%左右,每一個經濟增長點,可以帶來180萬左右的就業崗位。這與過去“九五”、“十五”時期每一個經濟增長點,帶來的新增就業崗位只有八九十多萬的情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賴德勝則認為,[注冊意大利公司]隨著經濟總量越來越大,服務業比重也在加大,未來完成1000萬的就業崗位,需要的經濟增速不必太高!敖洕挥6.5%,也能保證每年城鎮新增1000萬就業崗位。”
“像現在各種服務業,比如餐飲業,以及與制造業相關的服務業,以及金融服務業,都可以快速帶動就業增長,未來的發展空間比較大!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