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3日電 年輕人大多選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打拼,但89年出生的河南青年霍發林卻毅然選擇了回鄉創業。兩年后,他創辦的農業合作社被評為當地優質合作社,[
伯利茲注冊公司]每月銷售山藥達5萬斤。同時他還在家鄉娶妻生子,幸福感爆棚,遠超他在廣州闖蕩時的光陰。
霍發林是商丘市民權縣王橋鎮底西村人。學校畢業后,他和其他年輕人選擇大城市闖蕩一樣,去了廣州一家醫藥公司做銷售。短短幾年時間,他的足跡遍及上海、北京等全國各地。通過努力,他很快成為了公司的銷售能手。
不過,打工讓霍發林始終有種漂泊的孤獨感,大城市的繁華也與他格格不入。2014年,霍發林決定回鄉創業,并認為農村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他的決定得到了全家人的同意。
隨后,中央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政策的出臺,也證實了霍發林對農業的判斷。霍發林所在地區是河南山藥重點種植區,全村山藥種植面積接近1萬畝,年產山藥約6000萬斤,產品包括鐵棍山藥、白玉山藥、九斤黃等。其中,霍發林去年創建的“發林種植專業合作社”面積就達2000畝,接近全村五分之一的產量。
產量不愁,但賣山藥卻成了霍發林心頭的一大難題。霍發林回憶說,剛開始時他手頭基本沒有任何客戶,也想了很多辦法,售賣效果都不怎么好。去年9月份,他無意在網上看到一款可以做農產品生意的“一畝田”APP,病急亂投醫的他連忙用手機下載了一個。
但互聯網帶來的效果并非立竿見影。第一個月,霍發林在“一畝田”發布信息后,只有幾個采購商詢價,并沒有帶來任何生意。直到10月初,有個采購商給他打電話后,直接打款采購了1萬多斤的山藥。“對方是批發商,不方便來這里看貨,就直接走了線上交易”,霍發林發貨后,對方表示非常滿意。
感受到網絡渠道魔力的霍發林無比振奮。除了每日更新供應信息外,霍發林還申請成為了“一畝田”在當地的信息員,向同行分享本地的山藥行情。隨后的2個月內,[
注冊法國公司]霍發林通過“一畝田”拿到了更多的采購訂單,銷售山藥超過10萬斤(50噸)。
據霍發林透露,這些成交的采購商主要都是來自南方。比如浙江、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這些采購商有的走線上支付,更多人會來當地看貨交易。“農民種地挺不容易的。我的合作社是公司+農戶的形式,幫農民找到好銷路,也是我應盡的義務”,霍發林說。
最近,雄心勃勃的霍發林還在琢磨其他網絡渠道,并申請開通了淘寶和京東賬戶。“白玉山藥不耐運輸,不適合零售,只能走一畝田的大宗采購。鐵棍山藥不一樣,或許可以試試賣給大城市的散戶。”
如今,年輕的霍發林已經是一個孩子的父親,說話辦事也變得更加穩重了。他是回鄉創業后結識媳婦并結婚生子的。拿他的話說,這樣的家庭生活讓他感到很知足。
霍發林還感慨說,像他一樣回鄉創業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多了。這些懂得互聯網和城市需求的人,或許會給當地農業帶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