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環境省公布的全國PM2.5測定結果顯示,2010年多地出現超標,尤以日本西部為甚。一位日本環境省官員2月29日對財新記者表示,不排除中國等國家PM2.5越境污染的可能性。
PM2.5是空氣中粒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污染物。2009年9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新的PM2.5環境質量標準。[注冊文萊公司需知]其規定限值為年平均值15微克/立方米以下且24小時平均值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相當于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準則》第三階段的水平。
而中國政府2月29日通過的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PM2.5的年均濃度限值和日均濃度限值分別為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這相當于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準則》第一階段的水平。
2月24日,日本政府首次公布了針對PM2.5環境質量標準的全國性檢測結果。
在日本全國范圍內,環境省共設置了包括住宅區在內的46個PM2.5觀測地點,以及干線道路附近的12個觀測地點。結果顯示,僅有前者1個站點和后者11個站點數據達到環境質量標準,其他地點均超標。
其中,岡山縣早島町觀測的年平均值為20.8微克/立方米,高居榜首。相比之下,包括北京在內,中國不少城市的年均PM2.5濃度均在五六十微克/立方米以上。
PM2.5濃度排名前十位的地點集中于日本西部。除了岡山縣早島町,還包括廣島縣福山市、愛媛縣西條市、熊本縣益城町、和歌山縣和歌山市、山口縣周南市、大分縣大分市、香川縣坂出市、大阪府堺市、奈良縣天理市。
日本環境省表示,為掌握PM2.5濃度狀況,未來將加強測定系統并實施成分分析,并掌握PM2.5來源。上述官員還說,環境省以后每年一次公布測定結果。
九州大學助理教授竹村俊彥說:[注冊汶萊公司完成材料]“一般局觀測所(住宅區等) 超標地點集中于日本西部,是明顯地受到了越境污染的影響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科學家表示,在很早以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就已發現顆粒物不但可以從中國傳播到日本,而且還能傳播到美國夏威夷,這些顆粒物中就包括PM2.5。“越細小的顆粒物,在大氣層的停留時間越長。”他補充說。
當然,中國的PM2.5即便飄到日本,在日本城市空氣的PM2.5中是否占到相當比例,目前并無可信的研究。上述日本環境省官員亦承認,日本沿海等處的監測站點仍然不夠,因此在越境污染的問題上“無法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