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上周向財新記者介紹,今年,發改委提出將鐵道部按非公司制企業處理,放寬其發債限額至不超過凈資產,[注冊伯利茲公司]國務院已審批通過。以往鐵道部發債按照證券法對公司制企業的規定,發債額不能超過凈資產的40%。
此舉旨在緩解鐵道部資金壓力,鐵路建設缺乏資金已在2012年第一季度顯現,鐵路投資同期下降50%。目前,鐵道部的存量債券規模已接近40%的凈資產紅線,僅剩200多億元的發債空間。近幾年,鐵道部發債額在每年1000億元左右,放寬后,市場預計鐵道部的發債2012年會增加到1500億元。
據2012年鐵道部一季報顯示,按其凈資產的40%計算,鐵道部發債余額不得超過6314億元。而截至今年5月7日,鐵道部扣除短期融資券之外的債券存量規模為6080億元。證券法相關規定,企業公開發行債券,其發債規模不得突破凈資產的40%。
自“7•23”甬溫線特大事故以來,鐵道部受到其自身種種負面信息以及流動性收緊的影響,導致鐵道部債券融資倍受沖擊,債券發行計劃也出現“兩度”延期。為了支持鐵道部融資,去年11月,鐵道部獲得了超過2000億元的融資支持,以確保其在建項目資金償付和重點項目的推進。財稅部門也[注冊法國公司]先后出臺“鐵路建設債券利息收入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明確鐵路建設債券為政府支持債券”等政策,市場對鐵道部債券信心和認可度逐步回升。
鐵道部整個債券的結構,主要以鐵道建設債券為主,是比較長期型的7年、10年期的品種。市場人士預測,該品種享有一定的政府支持政策,加上稅務上的減免的優惠,接下來還會以發行此品種為主。
因受到種種“利好”政策影響,去年10月12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招標發行的200億元兩期鐵路建設債券,受到市場熱捧;其中7年期、20年期品種中標利率分別為5.59%、6.00%,均遠低于利率區間的上限,與減稅前的投資者所要求的意向收益率大相徑庭。
2012年,鐵道部繼一季度發行兩期共300億元中期票據之后,于5月17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招標發行了2012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為200億元,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為3.69%,位于招標利率區間3.51%-4.51%下端位置,低于市場預期,這也是鐵道部今年以來第三次公開發債融資。
“鐵道部短融的中標利率是3.69%,明顯低于該時點AAA級短融定價估值的3.80%。”某基金公司分析師說道。
上述分析師認為,出現如此低的中標利率,除了剛剛降準的特殊時期,還可能與鐵道債主承銷商將手中部分或全部手續費返給參與認購的投資者有關。因為該短融的票面利率較低,利用變相“補貼”,吸引投資者參與認購,“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但多數是在市場狀況不好時才會使用。鐵道部的力量很大,他們可能會要求主承‘票面利率不能太高’,主承為了維持和鐵道部的關系,只能說服投資者參與”。
據中國貨幣網披露的《鐵道部2012 年一季度匯總財務報表審計報告》顯示,2012年一季度,鐵道部虧損69.79 億元,負債率達60.62%;利潤總額為100.78 億元,扣除156.07 億元稅后建設基金和14.50億元所得稅后,其稅后利潤轉為負值,[注冊意大利公司]虧損69.79 億元。與2011年同期相比,鐵道部今年一季度的虧損已接近去年的兩倍。
某大型外資銀行固定收益部分析師告訴財新記者,從二級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對鐵道債較為看好,一是之前溫總理的表態,若鐵道部需要,國家準備發行財政擔保類債券,這樣債券評級就上升了;二是中國經濟目前已出現一定下滑,所以政府可能會利用一些基建類的項目來保證增長。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事業部研究主管石磊亦認為,多數投資者不應僅觀察鐵道部資產負債表的局部,而應將中國中央政府與負債主體間密切的關聯交易納入考慮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