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突破5萬億美元,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這是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昨日在京交會開幕式上給出的2015年中國消費品市場展望,在內貿“十二五”規劃遲遲難產的當下,[深圳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這也被看做是提前披露這一規劃的核心內容。
在陳德銘看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拓展了服務貿易的發展空間,直接帶動了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服務需求增加。中國社會對家政服務、教育培訓、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服務需求將不斷釋放,對金融、技術、旅游等領域的服務需求將快速增長。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5萬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8%。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又創新高,達到181226億元。
根據此前商務部發布的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二五”時期的商品零售規模保持穩定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保持年均增長15%。另據了解,商務部正牽頭編制關于國內貿易“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提出將在“十二五”期末使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青島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事實上在經濟形勢不斷下探的情況下,拉動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出口仍在放緩,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成為推動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領域,這一點從近期不斷傳出的消費刺激政策便可知一二。
先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央財政安排363億元,用于推廣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節能汽車和高效電機四大類產品。這是繼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消費刺激政策之后又一項重要的促消費措施。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家榮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述措施預計拉動消費需求約4500億元。 此外,自5月初開始,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和工信部等部門密集調研,醞釀新一輪擴大內需系列政策。據了解,工信部正在加緊研究制定消費品工業增加有效供給、促進消費需求擴大的指導意見,從擴大有效供給的角度來匹配老百姓支付能力。
分析人士表示,長期以來,消費這駕馬車總是不如投資和出口跑得快。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既是在外部經濟不樂觀的形勢下的必然選擇,更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均衡發展的需要。
內貿規劃專家組成員、北京工商大學貿易系主任洪濤表示,當前國際經濟疲軟,我國出口形勢不樂觀,國內經濟正處在結構性調整的關鍵時期,國內投資也不可能大幅增長,在這樣的形勢下,應該著重促進消費。
然而,在一系列刺激消費政策出臺或醞釀的同時,讓專家們最為擔心的則是總量不斷上漲但人均消費能力始終難提的頑疾。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經濟師梁煥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便表示,由于我國經濟增長、收入水平都在不斷攀高,相應消費總量的指標勢必上漲,加之人口基數巨大,世界第一是必然的結果。
洪濤認為,[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在稅收負擔過重、消費顧慮過多、通脹壓力難消等“老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下,提高人均消費能力的道路還是十分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