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向基金行業派出“大紅包”,全面放松對基金業的管制。證監會昨日開始就《證券投資基金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本著“放松管制”思路,適當降低基金公司準入門檻和業務管制。其中,對內資基金公司不再限制持股比例,取消對持股5%以下股東的審核,這意味著股權多元化的路徑將通達。
華夏基金一度受困“股權限制”[注冊安圭拉公司]
此次證監會在修訂相關規定中,取消了對內資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49%的規定。對于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單一股東持股的限制并不存在。
由于這一規定的存在,對于非中外合資的基金公司而言,最大單一股東持有基金公司的股權不能超過49%。此前中信證券曾一度持有華夏基金100%的股權,因受限于49%規則,華夏基金曾遭證監會限制業務,隨后中信證券向外轉讓華夏基金股權。
受此前這一規定影響,目前公募基金公司中,合資公司數量超過內資公司,截至2012年5月底,72家基金公司中,有41家是合資基金公司,占57%。
民間資本有望進駐基金業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的另一重大修訂,是取消對持股5%以下股東的審核。這一修訂被認為有利于民間資本進入基金行業,推進股權多元化。
[注冊加拿大公司]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為今后專業人士持股以及基金公司上市預留了法律空間。
現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于2004年發布,其中規定,持股基金公司25%股份以上且占比最高的“主要股東”,行業屬性限定在證券、信托、證券投資咨詢和其他金融資產管理這四個行業上,注冊資本不低于3億元。
其他股東也應滿足注冊資本、凈資產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持續經營3年以上等。這使得個人直接或間接參股基金公司變得十分困難。而無法實現股權激勵,也使得基金行業留住人才的手段匱乏。
基金管制松綁
股權
1不再限制內資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持股不超過49%。
2低于5%的股東不再審核。
專戶
1取消單個專戶投資單只股票不超過專戶凈值20%的限制,以及單個證券不超過10%限制。
2取消專戶費率管制。[注冊巴拿馬公司]
3不再限制單筆委托金額超過300萬的專戶人數。
4允許專戶份額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轉讓。
基金專戶可投資非上市公司
新京報訊 (記者吳敏)證監會昨日透露,擬修改規則,放寬基金專戶投資限制和投資范圍。基金專戶有望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單個股票的比例也將放寬。
按照證監會通報,在即將修改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及其配套規則中,擬取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單只股票不得超過計劃資產凈值20%以及投資單一證券不得超過該證券10%的限制。
此外,借鑒信托行業的做法,證監會擬放松特定多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人數限制,不再限制單筆委托金額在30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人數。此前,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限定在200人以內。
在投資范圍上,允許開展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債權、收益權等資產。放寬后,基金專戶的投資范圍可能媲美信托,囊括股票、債券、收益權、商品等多個領域。在產品設計方面,取消費率管制,優化申購贖回費率安排,保留強制托管制度但對托管機構不再做具體要求。
另一點不可忽視的是允許專戶份額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轉讓,這意味著未來專戶投資者退出的渠道將更多,專戶投資市場也將變得更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