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是聯合國“國際禁毒日”,香港基督教正生書院與香港理工大學發表“中學生現時的生態特色問卷調查”報告,報告指2%學生吸毒,7成以上受訪學生對用藥成癮的警覺性低,5成可能選擇刺激行為逃避壓力。[香港公司審計]專家建議增加駐校社工,加強預防。
“中學生現時的生態特色問卷調查”(調查)于5月及6月在香港18個區訪問了544位中學生,藉以了解香港中學生對吸毒行為的認知和受影響狀況。調查顯示,有12.4%的受訪者聽說過同學間有吸毒行為,5.3%見過同學吸毒。2%的受訪者承認曾經吸毒。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表示,2%的學生吸毒概率與香港禁毒處在2008至2009年度公布的學生服用藥物情況調查的數據相若,顯示香港學生吸毒情況近幾年并沒有加重。
但石丹理指出,只有約半數受訪學生認同飲酒(53.8%)、吸煙(63.9%)、打游戲機(58.0%)和上網(59.3%)會導致成癮行為,知道自行用藥會成癮的受訪者不到三成,“說明學生對此類活動的危險意識和警覺性較低,稍有不慎即或成癮”。
在調查中,有超過8成的學生表示學習壓力大,近5成受訪者“可能會選擇刺激行為逃避負面情緒”。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表示,[香港公司查詢]雖然近年青少年多在難以確定的場所吸毒,但香港作為全日制教育環境,學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于校園。社工和教師通過學校接觸吸毒學生并提供協助,能夠有效預防和及時做出補救。
陳兆焯強調,校園學校的歸屬感和滿意度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建議政府提供多元化學習模式,協助高中生延續全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