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豐設立離岸帳戶]“我國經濟下半年將觸底回升,全年GDP呈現‘U型’回升”,關于市場針對我國經濟會否出現“硬著陸”風險問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給出了積極的答案。會上多位經濟學家指出,盡管我國經濟出現放緩,但隨著中央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的不斷顯現,三季度我國經濟將企穩回升,且我國經濟將長期保持在7%—8%的增速,但市場不再需要類似四萬億的大規模刺激,減稅應該成為重中之重。
全年經濟將呈U型回升無“硬著陸”風險
受國際上歐債危機,國內房地產調控等諸多因素影響,在過去的半年中,市場上對我國宏觀經濟預期的悲觀論調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包括花旗、大摩、瑞信等投行也紛紛調低我國經濟增長預期,更有國際機構唱空我國經濟,發表“中國經濟崩潰”論,不過在中央一系列“穩增長”政策之下,我國經濟出現回暖,驅散了市場上關于經濟“硬著陸”的陰霾。[德永代理注冊美國公司]
“根據我們的模型預測,中國經濟將出現U型回升的基本態勢”。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在會上指出,我國GDP增速將在2012年第二季度達到7.9%的低點后觸底反彈。
此前,中國銀行發布的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分析報告也持同樣觀點,認為二季度我國經濟將繼續探底,增速將比一季度明顯回落,但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的不斷顯現,預計三季度我國經濟將企穩回升,GDP增長將在8.2%左右,而CPI將繼續回落,漲幅預計在2%左右。 [北京德永注冊進出口公司]
對于支撐這種反彈的因素,李稻葵指出,首先是國際形勢已經在一片混亂中出現了積極因素,出口增速全年將接近13%,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為1.28%。
“4月份以來,雖然歐債危機仍舊持續在向縱深發展,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國際金融市場 持續動蕩,但是從現行指標來看,JP摩根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持續回升,美國制造業數據表現良好,恢復擴張能力,就業回升在即,這都顯示出實體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沒有市場所普遍預期的那樣悲觀”,李稻葵說。
其次,固定資產投資將會達到22%的增長速度;第三個支撐來自于房地產,李稻葵稱,今年前五個月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占到了GDP的12%,相比正常年份并沒有出現下滑,房地產行業的回暖跡象對于整個經濟的回升將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
基于以上判斷,李稻葵強調,“我國在穩增長方面政策調整不應該過分反應,過分刺激,以防再回到老路上去”。
微調“增支與減稅”并舉 減稅空間大
對于“中國經濟還會出現硬著陸嗎”這個問題,與會經濟學家均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但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表示,經濟下滑的慣性還會很大,二季度或仍然不是底部,如果不出臺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調控的話,經濟可能還會加速下滑。
對此,陳東琪建議,在政策上需要恢復高鐵投資,穩住商品房市場,除此之外,還應該出臺減稅政策。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微博)也表示,“我國當前并不需要大規模刺激,貨幣增速也保持14%左右的水平就夠了”,但我國目前的稅負水平還很高,需要進行結構性減稅。
中行也強調,盡管三季度經濟企穩回升,但經濟的短期反彈并不意味著經濟已經走上自主性增長軌道,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或將面臨需求不足的常態化特征。因此,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迫在眉睫。
“應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更為廣泛的經濟領域,這將是迎戰國民經濟增長進入新階段的核心議題和重要抓手,是中國經濟順利實現由‘起飛’到‘平飛’的主要動力”,中行建議。
中行預計近期宏觀政策將加快放松步伐,由從前的“穩中趨緊”向“穩中趨松”轉變,加大預調微調的力度,把“穩增長”作為今后一段時間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
“但類似‘四萬億’那樣的大力度刺激政策出臺的概率很小”,中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同樣強調不應采取大規模的刺激政策。
對于預調微調手段,“財政上,增支和減稅并舉,減稅空間大;貨幣政策總體趨松,未來降準和降息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下半年還會有1至2次的降準,而未來一段時間是否再次降息也取決于宏觀經濟金融運行狀態,再次降息的可能性還是很大”,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指出。
此外,李稻葵認為,穩增長要和長期經濟問題的解決相結合。第一,“穩增長”應該跟促進改革相結合,尤其在金融體制改革,在促進民營企業投資方面,要有具體的作為;第二,“穩增長”要和調結構相結合,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最后,“穩增長”應該跟促進民生相結合,對于一些消費型的公共型的投資項目,比如說水利建設投資項目,應該現在不失時機盡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