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8月30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頭版要聞精選:
【中國證劵報】
轉融資開閘,券商測算今日或百億入市[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30日正式啟動轉融通業務試點,先行辦理轉融資業務。海通、申銀萬國、華泰、國泰君安、銀河、招商、廣發、光大、中信、中信建投、國信11家證券公司將作為首批借入人,向證金公司融入資金,為融資融券業務提供新的資金來源,滿足證券投資領域資金需求。
鐵礦石棉花壓港連連“爆倉”
記者實地調查獲悉,鐵礦石、棉花等大宗商品集中壓港現象目前未見明顯緩解,反映經濟下行壓力仍大。迫于去庫存壓力,7月后港口吸納新的煤炭動力不足,加上天氣因素影響,港口煤炭庫存壓力下降,但這并不代表煤炭生產銷售情況出現好轉,煤炭產業鏈的“去庫存化”進程仍“任重而道遠”。
泰國央行行長張旭洲29日在曼谷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歐洲局勢將促使投資者把資金投向亞洲的安全資產,包括泰國資本市場。歐債危機無疑將拖累東盟國家出口和經濟增長,但是泰國經濟能抵御歐債危機沖擊,成功實現增長,這需要刺激國內市場和內需,金融改革也是必須之舉。
【上海證劵報】
押注政策加碼,外資加速“潛伏”中國股票
EPFR統計,截至22日的四周時間里,離岸中國股票基金累計吸引了1.38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TrimTabs統計,本月截至上周末,在美交易的中國股票ETF資產凈流入約1.6億美元。
健康元子公司瘋狂采購1.45億元地溝油制藥
一家上市公司,居然瘋狂使用地溝油制藥。在持續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健康元全資子公司采購1.45億元地溝油用于生產7-ACA,而這批產品作為抗生素的中間體,已廣泛流向醫藥市場。
房地產開發商搶收“金九銀十” 醞釀大降價
據上證報調查,龍湖地產、江蘇新城控股等房企已確定啟動以“積極降價”為核心的“秋收行動”,上海等華東部分樓盤的降價幅度將超過20%。此外,萬科的煙臺項目、長甲集團的上海豪宅項目已經開始了新一輪降價行動。而恒大、碧桂園等企業,則是傳統的“主降派”
【證劵時報】
降準有必要有空間,央行應適時出手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下行風險逐漸加大,作為總需求管理工具之一的貨幣政策理應積極應對這一局面。經歷過前期密集的貨幣政策寬松之后,中國央行近期一直使用逆回購等工具管理流動性,其效果固然不應忽視,但要想為穩增長提供更大的支持,還是應該考慮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財政部:穩步推進房產稅改革試點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29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時指出,根據當前經濟財政形勢,下一步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并進一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
【證劵日報】
309家上市公司累計獲增持160億元[寧波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29日,今年8個月內共有843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個人及公司參與了公司股票的增減持。其中,增持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有309家,涉及股東數量(包括公司高管、個人及公司)合計為771人,其中,高管657人,個人及公司行為增持公司股票的人數為114人。累計增持公司股票數量為24億股,累計增持市值合計為160.1億元。
多部委密集發聲樓市調控
在16省市樓市督查結束后,調控主管部門對于樓市的研判以及樓市調控政策走向,一時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日來相關部委及其負責人對于樓市調控的密集表態,成為樓市調控“風向標”。業界注意到,差別稅收、房貸及推進房產稅試點,成為預判下一步樓市調控政策走向的關鍵詞。
差別化住房信貸重在執行
近日,發改委、央行、財政部三部門先后要求,各地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從中透出的信息表明,管理層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從嚴調控態度依然是堅定的,在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反彈跡象的情況之下,將繼續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同時通過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保護剛需購房者。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
平臺貸“定向松動”,政信合作曲徑通幽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雖然銀行正在對一些現金流較好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網開一面”,但不論是監管層還是銀行,總體上對平臺貸仍遵循“降舊控新”原則。與此同時,債券、信托市場向地方融資平臺全面開放,平臺貸“債券化”、“信托化”兩大趨勢已現。前者是一種分散風險和透明化的較為有效的路徑,而后者由于其透明化程度較低,恐將成為另一個風險聚集地。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珈偉股份變更會計方法系財務軟件所逼
上市公司花大價錢買來的財務軟件,竟然不支持公司現行的存貨計價方法,不得不對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變更?這樣的事情,正發生在珈偉股份身上。8月23日,珈偉股份通過一則董事會會議公告,傳達了一條重要信息:公司董事會已經通過變更存貨計價方法,將原來的“先進先出法”變更為“加權平均法”,原因是采用了新的財務系統SAP(ERP),該系統要求必須采用加權平均法計價。
深圳新政:非住宅房交易按評估價征稅
昨日,財政部長謝旭人表示,將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稅收政策,加強交易環節和持有環節相關稅收征管,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話音未落,深圳市地稅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便發布通告稱,10月1日起,對深圳范圍內的存量非住宅類房產交易成交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實行按計稅參考價格規定計征各項稅款。該政策有效期為5年。
發改委:下半年抓緊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
昨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受國務院委托,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并對當前經濟走勢進行了詳細解讀。張平表示,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發展實體經濟為堅實基礎。
【21世紀經濟報道】
武漢:鐵路電信教育等行業大規模向民資開放
日前,武漢市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稱,鐵路、電信、教育、衛生、城市基礎設施等投資領域,將悉數向民間投資打開,市財政每年將拿出10億元資金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廣東擬搭建9大服務平臺扶持中小微企
受累于勞動密集型為主,技術層次、產品附加值低的發展模式,廣東專業鎮的產業競爭力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遇到了嚴峻的壓力與挑戰。8月28日,廣東省政府頒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專業鎮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旨在增強中小微企業競爭力,推進專業鎮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