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將于1月18日向全國人大提交2013年度預算草案。財新記者獲悉,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安排赤字1.2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4500億元,中央政府7500億元。
[瑞豐注冊外商代表處服務]按現行預算審批程序,國務院財政部門需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的一個半月前,將中央預算草案提交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進行初步審查。
今年政府赤字規模為歷年最高。此前,政府年度赤字最高額為2010年的1萬億元。今年中央、地方政府赤字數將比去年各增加2000億元,分別達到7500億元、4500億元。
“今年擴大了赤字規模,是因為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仍比較大,但并不是說今年的經濟會比2010年更差。”財政部科研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對財新記者說,今年的赤字絕對額為歷年最高,但赤字率(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并不會超過最高的年份。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自2009年開始中國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2009年至2012年,全國赤字規模分別是9500億元、1萬億元、8500億元、8000億元。
過去幾年,雖然全國赤字絕對規模維持在高位,但赤字率逐年下降,2009年至2012年依次為2.83%、2.48%、1.80%、1.56%。
按2012年GDP增長7.8%、2013年GDP增長8%計算,2013年赤字率將達到2.2%。顯然,這一比重將超過2011年和2012年。
在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作為擴張性財政政策主要標志,赤字率連續幾年超過2%,但赤字規模保持了穩中趨降的走勢,其間并沒有大幅增加。
今年全國赤字規模和赤字率將同時超過此前兩年,這一政策導向多少有些不同尋常。到2013年末,為應對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中央和地方政府赤字融資規模將達4.8萬億元。
今年,2010年中央代發的三年期地方政府債券將陸續到期,累計1384億元。這樣,今年地方政府實際可用的政府債券資金為3116億元,是地方政府發債以來最高。
2009年至2011年,地方政府發債額均為2000億元,2012年增加到2500億元。但是,因2012年有2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到期,當年實際可用資金僅為500億元。這也是去年地方政府支出壓力緊張的原因之一。
去年末,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規違法融資行為的通知》,明文制止地方政府舉債中的回購、擔保等行為,并對地方政府注資融資平臺合法合規予以細化。
1月14日,銀監會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部署2013年工作重點,強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是首要任務,要嚴防信用違約風險、嚴控表外業務關聯風險、嚴管外部風險傳染三類風險。
財政部、銀監會、發改委等部門的新規,將收緊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籌集資金的多條渠道,對地方政府今年新上項目的投資資金來源和存量債務償本付息帶來壓力。為維持地方政府資金鏈接續,在收緊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隱形舉債的同時,也有必要增加地方政府直接舉債的規模。
同時,中央和地方政府赤字規模的增加,可部分應對各級政府迫于支出壓力征收的“過頭稅”和“過頭費”,從而把結構性減稅落到實處。2013年,中央政府制定的稅收增長目標是8%,比去年的預算目標底1.2個百分點。中央調低稅收增長目標,也將引導地方各級政府合理制定今年的收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