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格力地產(600185.SH)發布公告稱,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同意格力地產在香港獨資設立一家負責營銷策劃、推廣及建材采購業務的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表示,目前子公司名稱暫定為“格力地產(香港)有限公司”[注冊盧森堡公司],注冊資本為壹仟萬元港幣。
格力地產董秘辦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赴港成立子公司更多是出于項目推廣考慮,越來越多香港、澳門的客戶考慮到珠海置業,而公司主推的兩個項目格力廣場、格力海岸都在珠海。
98%銷量重壓珠海 格力海岸去化率不足兩成
格力地產一直堅持深耕珠海,據公司年報顯示,去年公司珠海地區實現收入15.9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98%。業內人士認為,珠海市場的容量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進一步發展,另外,業績單一依賴一城,風險必然增加。
珠海兩個主要項目中,格力廣場已推出最后的三期,而格力海岸則為當年的地王項目,被公司寄予厚望,也是應今年銷量的主力軍。
作為總投資超過140億元的超大型商住項目,格力地產稱要將格力海岸打造成 “珠海新名片和城市新坐標”。根據格力地產的相關公告,格力海岸項目總投資達到141億元,建筑面積逾89萬平方米。其中,首先開發的一期總投資74億元,[盧森堡公司注冊]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
然而,格力海岸銷量并不令人滿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珠海市商品房預(銷)售專網進行查詢,結果顯示,格力海岸字去年11月開盤以來,目前推出總套數為351套,可售數量282套,去化率甚至未達兩成。
業內人士認為,項目滯銷,令格力地產不得不拓展消費群體,此次赴港成立子公司,意在吸引更多香港的購房者,也算是推銷珠海項目的一種手段。
同時,珠海地產界人士也并不看好該項目的銷售前景,一是由于華發、中海、中冶等有許多大型房企的競爭壓力,二是格力海岸位于離香洲區較遠的唐家灣,地理位置也較偏遠。
另外,盡管公司在去年成功接力格力集團布局重慶(樓盤),但是項目還在建設中,未能貢獻業績。
負債率攀升 子公司融資能力不被看好
主力項目去化效果不佳,也令格力地產資金鏈愈加緊張,記者查閱近三年報顯示,格力地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不斷下滑,2011年、2012年兩年更以連續兩年出現負值,其中2012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達到-13.6億元,相當于同年3.2億元凈利潤的4倍之多。
截至2012年底,格力地產資產總計127.5億元,其中貨幣資金為6.5億元,較前年同比下跌六成。年報顯示,公司負債總額為101.7億元,[盧森堡注冊公司]同比上升7.7%,資產負債率達79.8%。
在A股市場融資渠道不暢的情況下,格力地產此次香港子公司是否會成為公司未來的融資新渠道?資深房地產評論員王德勇表示,此次獨資子公司沒有在港上市,無法考慮股權融資,另外債券融資也需要資產抵押和擔保人。總的來說,香港子公司對格力地產融資的幫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