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產規模近年來一直持續擴張的勢頭,出現了急剎車。[盧森堡注冊公司]華夏銀行披露A股上市銀行的首份半年報,其中總資產1.507萬億元,較一季度的1.519萬億元,出現了罕見的減少情形。其背后原因,分析認為主要是監管層的去杠桿策略抑制了“瘋狂的同業”所致。
據華夏銀行半年報披露,該行今年上半年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553.45億元,較上年度期末下降35.03%,其中票據業務的下滑是主要因素。華夏銀行表示,上半年,通過價格引導、限額監控管理表內外業務流動性風險,主動調整優化表內外資產負債結構,對同業業務實行了總量和期限控制。
6月份流動性告急是一道分水嶺,“同業之變”由此開始。“央媽”突然“斷奶”暗示,銀行需戒除同業業務的“毒癮”。特別是在利率市場化的步伐加快之后,同業業務暗藏的風險進一步明顯,銀行亟須整治近年來極度膨脹的同業業務。
同業業務風險主要是針對于銀行的流動性管理。華夏銀行透露,在6月份市場流動性出現緊張之時,啟動了流動性應急管理機制。該行稱,下半年,將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加強市場形勢分析和監測,進一步提高市場敏感度和反應能力。[注冊伯利茲公司]同時,加大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力度,加強同業業務管理和期限匹配管理。
短短兩三年內,銀行同業業務已一舉超過理財產品,成為銀行資產規模擴張的主要發動機之一。據華寶證券研究報稱,自2010年以來,15家上市銀行同業資產規模,年均漲幅達到21.6%,去年底同業資產規模達到10.44萬億元。同業資產占銀行總資產的比例,由2010年底的7.8%漲至去年6月的峰值13.2%。據估算,中國銀行業整體的同業資產規模接近20萬億元。數據顯示,2012年,平安銀行同業業務增速超過300%,招行、建行、寧波銀行超過60%,興業銀行增速也接近50%。
分析稱,今年以來,從“8號文”到“金融國十條”,去杠桿化政策意圖不斷明確,而銀行業去杠桿化的腳步將從擠壓同業業務水分開始,預期銀行將會縮減買入返售業務,釋放同業現金流,同時調整同業資產的期限結構,降低期限錯配程度,并加強同業業務的風險管理。
據瑞銀證券研究報告,預計銀行業二季度同業業務壓縮使總資產增速或放緩,同業壓縮或主要源于6月份資金市場緊張及銀行流動性管理加強,預計股份制銀行壓縮力度較大。來自銀監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銀行業總資產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6.7%下滑至13.5%。其中五大行由8.9%降至7.3%,中小銀行由23.6%降至18.7%。
申萬發布研究報告也表示,[伯利茲公司注冊]下半年銀行同業業務放緩將更為顯著。某大行分析人士稱,監管部門下一步可能還會針對同業業務出臺監管舉措,屆時銀行面臨的壓力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