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7月銀行結售匯逆差在6月份4億美元的基礎上繼續大幅擴大至69億美元。綜合6月份數據分析可得,7月份逆差擴張主要在于銀行代客結匯順差收窄,而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擴張所致。 [新西蘭注冊公司]
數據顯示,7月份銀行結匯1508億美元,售匯1576億美元,結售匯逆差69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1451億美元,售匯1425億美元,結售匯順差26億美元;銀行自身結匯57億美元,售匯151億美元,結售匯逆差94億美元。相比6月份結售匯數據,7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規模進一步擴張。而6月份結售匯數據顯示,2013年銀行結售匯逆差為4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81億美元,而自身結售匯逆差為85億美元。
外匯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稱,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收窄表明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降低,因此企業和個人結匯意愿降低,而且目前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QE)風聲強勁,而中國國內經濟出現放緩,境內外套利空間降低。
該人士又稱,[注冊塞舌爾公司]銀行代客結售匯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與當月外匯占款呈正相關,7月新增外匯占款極有可能會是負增長。
另有分析人士稱,銀行自身結售匯連續逆差[注冊薩摩亞公司],主要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可能是銀行出于對未來匯率的判斷,主動增持外匯資產,調整外匯負債。另一種可能是央行在外匯市場上的購匯量較少,導致銀行結匯量有限,在向企業和個人的零售端售匯量較大的情況下,出現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