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網站新增“常備借貸便利(SLF)”欄目,正式公布今年常備借貸便利開展情況。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以增強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操作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性。
有助于防范金融風險[馬紹爾公司注冊]
央行表示,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不確定性增強以及各種影響流動性的因素波動較大影響,近年來我國銀行體系短期流動性供求的波動性有所加大,尤其是當多個因素相互疊加或市場預期發生變化時,有可能出現市場短期資金供求缺口難以通過貨幣市場融資及時解決的情形,不僅加大了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難度,而且不利于中央銀行調節流動性總量。
常備借貸便利的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常備借貸便利的最長期限為3個月,目前以1至3個月期操作為主;利率水平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發放方式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主要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必要時也可采取信用借款方式發放。
央行稱,新流動性管理工具的及時創設,既可以有效調節市場短期資金供給,熨平突發性、臨時性因素導致的市場資金供求大幅波動,促進金融市場 平穩運行,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至9月常備借貸便利操作余額分別為4160億、3960億、4100億和3860億元人民幣。招商證券最新報告指出,三季度末SLF余額比二季度末下降300億元,可以看出,隨著外匯流入量增加,SLF“有序減量操作”,結合央票“鎖長放短”,公開市場小幅貨幣凈投放或回籠來調節流動性,反映出央行對流動性的實際操作還是偏緊的。
在央行公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稱,第三季度為保持貨幣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央行向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SLF,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央行指出,通過續發行三年期央票凍結長期流動性,[注冊新加坡公司]同時通過常備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提供必要的短期流動性支持,兩種操作相結合,既有利于在未來國際收支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保持流動性適中,也有利于維護貨幣市場的穩定。
央行稱,1-9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三季度以來,鑒于中國國際收支形勢的變化,外匯流入量的增加,常備借貸便利適度有序減量操作,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