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1日凌晨消息,[開曼注冊公司]德意志銀行周二發表報告稱,歐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0714美元的2003年4月以來低位,朝向歐元熊市的更深處邁進了一步,相比2014年5月時候接近1.4000美元的峰值下跌了23%。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羅賓-溫克勒(Robin Winkler)和喬治-薩納維羅斯(George Saravelos)在這份研究報告中再次提出了“歐元過剩”的概念。簡單來說,報告認為歐元區存在規模龐大的經常賬盈余,加上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項目以及負利率政策,將會導致歐元匯率的進一步大幅下跌。
兩人在報告中指出,歐元區已經是全世界的債務人,必須要通過將目前相當于負10%的國際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提高到30%,來變成相對世界的債權人,才可以讓經常賬盈余變得可以持續。報告認為,這一點只有通過至少4萬億歐元的凈資金流出才能實現。
那么這對于歐元意味著什么?報告指出,[注冊馬紹爾公司]“我們繼續預期廣泛的歐元貶值。歐洲過去六個月的資金外流速度甚至超過了我們最初提出的,已經相當高的預期。因此我們將歐元兌美元匯率的預期值再度下調,認為到年底時候會跌至1美元水平,到2017年的時候達到這個新的周期低位的85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