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新聞點評。
1 中國基金續走資 10周第7次
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在過去一周持續錄得龐大資金流出,根據追蹤全球基金的EPFR Global統計,中國股票基金在截至2月9日的一周,錄得凈流出金額3.09億美元(約24億港元),為過去10星期第7次錄得資金流出,但香港股票基金錄得3,400萬美元(約2.65億港元)流入。野村的統計則顯示,同期中國相關互惠基金錄得4.3億美元(約33.54億港元)凈流出。
新興股市資金流出的情況嚴重,EPFR Global追蹤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在2月初錄得連續第3周資金流出,過去一周資金流出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亦是3年內最慘烈的3個星期;鹧芯繖C構分析,與投資者質疑通脹上升帶來經濟、政治及政策意義有關,令資產價格受壓。但環球投資者對股票興趣未減,過去一周股票基金整體錄得28億美元資金流入,對象則為美國、歐洲、全球及日本股票基金。
根據野村的資料,中國基金過去4周合共凈流出14.99億美元,同期,本港相關互惠基金錄得流出2.72億美元,亞洲區(日本除外)互惠基金合計流出36.83億美元。
以目前資金流向而言,EPFR Global指出,一是資金從新興市場股票流向發達市場股票,此外資金從債券流向股票,截至9日的一周所有債券基金便錄得1.86億美元凈贖回;同時,投入貨幣市場基金的資金達142億美元,為7星期最高。
評論: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面對通脹的壓力而收緊貨幣政策,因而最近頗感郁悶,然而通脹可能先于新興國家爆發,歐美也難最終逃脫,況且新興市場的經濟動力始終強于歐美,趁這個短線資金流出也許是低吸的好機會,畢竟超級通脹不能真正解決,資金最終還是要重返股市,國內的調控始終改變不了實質負利率。
2 內地通脹勢創兩年半新高 下月或加息
內地物價不斷飆升,明天將公布的1月份通脹率,再次反彈已是市場共識,預測會創下30個月以來的新高;但更令外界憂慮的是,通脹短期難有回落跡象,2月份受春節影響,消費物價指數(CPI)將繼續上揚,加上北方干旱及國外天氣反常,令小麥失收,預期上半年通脹情況會不斷惡化。故此為扭轉民眾對通脹預期,學者預計內地加息步伐會加快,最快于3月的兩會前后再度加息。
通脹問題事關社會穩定,中東國家近日政局變化,其中即有高物價原因在內,而內地近期物價飆升稍呈失控跡象,令到民怨四起,因此對抗通脹成為中央今年的政策首要目標。市場早已預期,3月3日召開為期約兩周的兩會,其中即重點闡述當局抑制通脹的對策。
至于內地物價升溫的具體情況,目前市場盛傳,于去年12月內地CPI稍微回落后,上月的通脹再反彈,內地1月份的CPI或將達5.5%,并創出兩年半以來的新高。雖然對1月份通脹率的反彈,市場早已心里有數;然而,對未來數月的走勢,卻仍多分歧。大部分內地學者本來判斷,通脹于年中左右或可自行回落,但目前不斷有新增負面因素,令情況未敢樂觀。
評論:通脹是無可避免,而且官方數據的可信度有多高,大家心理有數,今年加幾次息,肯定改變不了實質負利率。大家繼續在股市中堅持抗通脹的理念。
3 倫交所錯失先機前車可鑒 港交所具并購條件
港交所(388)一直憑著背靠祖國的優勢,使其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交易所,過往競爭對手的并購多活躍,港交所猶如置身事外,是蕓蕓國際金融中心中至今唯一沒有參與并購的交易所。時移世易,近日交易所合并的浪潮里,市場人士認為,港交所已具備并購的條件,以免錯失機會,重蹈倫敦證券交易所(LSE)的覆轍。
不少專家指出,「全球化」和「提升科技水平」將是交易所的發展趨勢,港交所需要加快推進并購計劃,LSE的經歷前車可鑒。曾一度成為被爭奪對象的LSE,昔日不屑參與大型交易所收購,至今擬與加拿大TMX集團「聯婚」,卻被批稍欠協同效應。市場估計港交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或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合并的機會較大。
招商證券(香港)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溫天納表示,近年這些交易反映交易所需要尋找屬于另一個時區的交易平臺,讓投資者可以持續參與,從現在的情況而言,收購海外規模較細的交易所,為港交所帶來的協同效應不大。
上海證券交易所誓要爭取成為國際頂尖交易所之一,令更多人相信深交所被邊緣化之說,可是,深交所屬于中國證監會之下的事業單位,體制上進行并購的難度甚高。
評論:國際上交易所最近掀起一陣陣的購并潮,其實交易所購并就能做大是個誤區,最主要的還是依賴于經濟發展,港交所之所以能吸引大量外企到香港上市,最根本的基礎還是在于國內資金走出去的趨勢,跟深圳交易所合并當然是好事,不過看來不是那么容易,當然為了滿足部分股東的虛榮心,港交所的確應該要擺出一副購并的架勢出來。
4 神華預算350億谷產能港口配套
內地煤炭行業龍頭神華集團擬上演「讓大象飛」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并實現在港整體上市。集團旗艦中國神華(1088)董事會秘書黃清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預計今年資本開支達三百五十億元,其中四成用于提高煤炭產能,兩成用于投資電廠,剩余四成則用于鐵路港口配套設施建設。
中國神華去年總產量及總銷量,分別為二點二四八億噸及二點九二六億噸,按年增長百分之六點九及十五點一。黃清透露,今年一月產銷量均達雙位數增長,好過去年同期,相信全年表現亦較去年為佳。該公司去年第三方煤炭銷量約七千四百萬噸,預期今年將再有提升以補充產銷差額,「目標是將神華發展成為中國的『沃爾瑪』」。
神華去年十二月曾于A股市場集資八十七億元,用作收購母公司旗下十個項目,覆蓋煤電領域。黃清指,本月二十五日臨時股東大會將審批該次收購,若方案通過,公司煤炭可采儲量將由一百一十五點七三億噸增加二成一至一百四十億噸,年產量亦會有二千六百萬噸的額外提升。兩家電廠注入后的總發電量可達一千二百兆瓦,并入中國神華后,總發電量將達到二萬七千二百兆瓦。
他續指,今年產量增長及第三方煤采購增加將全部用于市價煤銷售,預期今年合同煤及市價煤銷量可各占一半,去年則分別占五成五及四成五。對于今年煤炭出口,黃清表示,會保持一千萬噸。
評論:走出去才是最為重要的,同時煤炭企業應該在低碳兩個字上做文章。
5 中石化要求員工 網上宣傳漲價合理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被揭發為營造漲價合理的輿論環境,竟下發內部通知要求負責網絡宣傳的員工在內地各大論壇、博客,以一般網民身分發表文章支持成品油漲價,還表明文章將作為員工能力考核的重要內容。中石化刻意為漲價造勢的行為引來熱議。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這份《關于舉辦優秀網絡博文評比的通知》是由深圳大學傳播系副主任孫海峰放上微博曝光,通知稱「請各單位網絡宣傳員自選角度,以石化以外網民的身分,在各大論壇、博客發表不超過800字的文章。」又說是根據國家有關部委的要求,為給成品油價格上調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而舉辦此活動。
報道稱,通知發出后,在網上找到一些疑似是中石化「槍手」所寫的網文,多是以老百姓的角度論述成品油漲價的合理性。而負責組織這次活動的中石化相關負責人響應表示,孫海峰曝光的確是中石化舉辦的內部競賽活動,但目的只是為了提升員工與網民溝通的水平,日后能更好更快將公司業務介紹給大眾!肝覀儦g迎網友對我們工作的監督,促進我們相互之間的交流!乖撠撠熑苏f。
評論:如果真有這份通知,中石化的公關能力也太差,反映管理層的素質。
6 無意撤本港上市地位 保誠:或實行動增股份流通
英國保誠集團(2378)去年年中在港上市后,股份一直交投疏落,其亞洲區執行總裁班力導(Barry Stowe)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集團無意取消在港的上市地位。他表示,股份的流通量要時間建立,假以時日,或會見到該集團配合市場動力采取措施,令股份有足夠的流通量。
有分析員亦認為,保誠毋須撤銷在星港的上市地位,因為若再有大型收購,可以令該集團在倫敦以外,多一個融資渠道。
去年年初,保誠公布以高逾300億美元鯨吞友邦保險,并于5月底在香港及新加坡上市,市場相信保誠是希望藉此擴大投資者基礎,方便供股融資收購。有關收購最終告吹,而保誠股份在本港一直交投疏落,盡管上市首日交投量逾100萬股,但近期每日只得數千股,甚至低至1000股的成交。
評論:這個是不是將來所有來香港上市的世界知名企業要面對的問題—流通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