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繼續主導香港新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趨勢。中央匯金投資旗下中國中投證券,去年底在港成立的資產管理和經紀行,剛于1月份獲發牌照,意味著中投將更活躍于本港資本市場。
參考香港證監會的最新數字,中投證券國際資產管理取得「就證券提供意見」和「提供資產管理」的牌照,但目前只能夠經營私募的基金產品,除非獲證監會批準,否則不能推出零售產品。至于中投證券國際經紀同樣取得「就證券提供意見」,亦獲發「證券交易」的牌照。
連開兩子公司
[注冊美國公司]兩家子公司隸屬中國中投證券在境外成立的中投證券(香港)金融控股,目前的規模仍然較小,根據公開資料,由香港本地資深業界人士擔任負責人,暫沒有母公司的代表。有市場人士認為,中投證券一連成立兩家子公司,可見其拓展海外資本市場的野心。
中國中投于2005年在深圳成立,當時正值控股股東中國建銀投資重組南方證券,至2007年獲得創新試點證券的資格。
2009年,中國建銀投資把中國中投劃歸中央匯金管理和持有。截至2010年底,中國中投總資產達408.8億元(人民幣.下同),綜合收益達14.25億元。
近日「走出去」的并非國企的專利,以上海為基地的理財顧問公司諾亞財富,旗下的諾亞控股(香港)1月初取得「證券交易」、「就證券提供意見」,以及「提供資產管理」的牌照,進軍境外資產管理業務。
諾亞控股力爭「走出去」
諾亞由內地飲用水供貨商樂百氏創辦人何伯權于2005年9月創辦,當時定位為獨立理財顧問,是早年在內地比較前衛的金融服務企業。
兩年后諾亞獲全球最大風險投資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垂青,透過旗下紅杉中國入股諾亞。紅杉中國創辦人之一、擄程網創辦人沈南鵬(微博)正是一手促成紅杉中國入股諾亞。
諾亞的董事章嘉玉去年7月份才加入,現在擔任香港子公司的總指揮。[注冊英國公司]章之前擔任荷寶投資大中華及東南亞行政總裁,而她于2004至2007年任職荷銀投資管理期間,是協助該行拓展「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的主將之一。
另外,彭博昨天報道,美國富商Haim Saban旗下的私募基金公司Saban已經在港開設亞洲首個辦事處,并計劃在區內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至今證監會未有Saban的牌照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