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公布的一系列房地產數據不盡如人意,歐元區3月份PMI數據出現下滑,歐美股市近幾個交易日出現回調;內地A股延續疲態,滬綜指周一幾乎平盤,但市場交投創出地量。在內外市場的雙重牽制下,港股繼上周五跌破年線后,昨日繼續于年線下方窄幅波動,短線能否迅速收回年線,對于港股中長期走勢至為重要。[注冊英國公司]
恒生指數全日收報20668.86點,與上一交易日平盤;大市交投再度萎縮,僅成交443億港元。中資股漲跌互現,國企指數下挫0.62%,紅籌指數則上漲0.93%。
從盤面上看,本地地產股表現最為突出,恒生地產分類指數漲幅達到1.71%,香港特首人選出爐為樓市政策消除了不確定因素成為該類股份受到資金追捧的主因。花旗發表報告表示,香港總體地產價格不會因為梁振英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任行政長官而大幅下跌。對于香港樓市價格,花旗仍認為這將由利率前景、目前和可預見未來的需求以及供應所決定。此外,大華繼顯也發表報告認為,長期來看港府會加強對地產市場的控制,不過預計未來6個月不會有任何大的調整,因為當前住房市場似乎已經在控制內。
與地產股的強勢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資銀行股表現疲弱,恒生中國H股金融行業指數跌幅達到1.04%,建設銀行公布年報業績后延續跌勢,而民生銀行H股的配售計劃也令銀行股整體受壓。瑞銀發表報告認為,建行去年純利及派息均符合預期;收入表現較弱,但成本及信貸開支亦較低;雖然關注末季資產質量有惡化風險,[注冊BVI公司]但仍認為建行為可看好的中資銀行股之一。
展望港股后市,恒生指數繼2月15日升越年線之后,近一個多月的時間中,兩度跌破年線水平,根據歷史經驗,若此次有效跌破該水平,后期走勢不容樂觀;反之,若能保持在年線上方運行,則后市有挑戰前期高點的可能。從當前的內外背景及流動性環境來看,前一種可能性更大一些。首先,內地方面,3月份以來國企指數累計跌幅已高達10%,遠遠超出恒指4.66%的跌幅,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場對于內地經濟、政策以及A股走向的悲觀預期。在政府下調經濟增速目標之后,經濟底何時能見仍是個未知數,近期通脹又有抬頭跡象,這也導致了政策的放松猶豫不決。
其次,歐美方面,歐元區3月份PMI顯著回落,歐債危機對于歐洲經濟的打擊不容忽視;美國經濟數據整體雖然較為樂觀,但是其中最薄弱的一環即房地產市場數據仍未見起色,投資者開始質疑美國經濟復蘇進程是否并不像想象中的樂觀。
[注冊開曼公司]最后,流動性方面,雖然美元指數近期回落,但美元對港幣匯率依然一路攀升至接近7.77水平,顯示資金逐漸流出香港市場的趨勢。后市唯一可以值得期待的是,美國經濟數據弱于預期,國際油價回落,美聯儲政策基調再度轉向寬松,這將有利于美元下行以及資金流向高風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