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盟峰會聚焦歐元債 德法角力[注冊英國公司]
歐盟今日舉行非正式峰會,法國勢將重提歐元區共同債券(Eurobond)之事,希望藉外間的反德國情緒升溫,迫使這個歐洲龍頭讓步。
多個國家及組織已相繼表態支持,連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亦開腔聲援;雖然德國堅稱此刻不考慮,但峰會料著手籌組「項目債券」計劃,可為歐元債試水溫。
峰會于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將集中討論刺激經濟增長,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明言將提出所有增長計劃,包括歐元債,又稱將不只他一人動議;奧朗德亦會推動加強歐洲央行的救市角色。
歐元債去年夏季已有廣泛討論,惟德國強烈反對,加上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同樣不熱衷,建議無疾而終。如今希臘危機比去年嚴峻,為重建市場信心,由多國共同擔保的歐元債,似乎是最有效。
除了歐盟外,法國今次亦得到意大利及英國支持發歐元債,孤立德國,經合組織亦開腔聲援,認為應為歐元債鋪路;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昨日施壓,堅持希臘需留在歐元區,歐洲需盡快出招。
[注冊BVI公司]面對強大壓力,德國依然企硬,稱歐元債是「錯誤時刻用錯藥」,堅持各國首務為財政改革,又得到荷蘭及奧地利等撐腰,連勢將大大受惠的西班牙亦未支持歐元債,稱較希望歐央行重新買債,而非用遠水救近火。
惟反德情緒高漲,分析質疑德國即使不同意歐元債,亦可能答允擴大歐央行角色。德國傳媒報道,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正待下月中法國國會選舉后才決定是否妥協,料下月底的歐盟正式峰會才有實質成果。
評論:歐盟峰會似乎成為了德法兩國角力場,歐元區的這兩個經濟大國之間的矛盾還是挺深的,對整個歐元區的政策制定也同樣有著明顯的影響。但是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希臘危機日益加深,正威脅著歐元區的政治穩定和經濟活力,如果矛盾繼續激化,結果都可想而知,這也是市場所擔心的。
2、水泥股現曙光 券商仍審慎
內地政策漸松以穩定經濟增長,繼節能家電補貼措施落實后,建材下鄉試點亦有望擴大范圍。消息令低迷已久的水泥股再度迎來曙光,昨全線升。
據官方媒體人民網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湖北考察時,提及要著力擴大內需,擴大建材下鄉試點范圍。市場期盼,有關政策將拉動水泥等建材消費,令低迷的水泥市場有所改善。水泥股份昨日均隨著大市上升,山水水泥(00691)漲逾5%。
分析認為,溫總明言「穩增長」,長遠來看利好水泥行業,惟建材下鄉政策短期影響正面,要拉動市場則力量有限。過去兩年山東、寧夏以及北京、天津、重慶先后被住建部等部門,確定為建材下鄉試點地區。但野村指出,實際對水泥需求正面影響有限,因為用于建材的水泥需求相對較小,預期占今年全年水泥產量比重不足11%,且大部分為低標水泥。故該行認為依靠政策擴展而刺激的水泥需求量小,難以對全年水泥消費產生實質性影響。
有中資分析員指,政策關鍵是推廣力度如何,如擴大后的范圍、下鄉水泥品類以及政策補貼額。盡管水泥行業已幾乎觸底,惟時至5月仍未有明顯反彈,水泥業仍要靠減產降供應,穩定水泥價。政府一系列政策如放松銀根、加快基建項目上馬以及松綁地產市場,才會有效促進水泥需求。
評論:在政策的扶持下,內地經濟繼續下滑的可能性不大。雖然房地產市場上大的調控方向沒有改變,但是從預調微調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剛需的支持,會給房地產企業帶來機會,但是同時緊縮也隨時會再來。建材、水泥類股份短期上漲空間還是會有限,投資者仍需要謹慎對待才是。
3、德普科技轉型 拓LED業務[注冊開曼公司]
因原業務缺乏增長空間,成立于1993年的鋁電解電容器生產商德普科技(3823)從去年起冀以LED產業另覓出路,年內先后收購5家LED零件生產或組裝公司,斥資共8億元(人民幣‧下同)。德普主席李永生在訪問中表示,LED照明產業方興未艾,收購比自身研發更有利于及時搶占商機。
「我們的電容器業務現在已經沒有增長空間了,但是公司認為環保節能的LED照明產品勢將在未來取代傳統市場,潛力巨大。」他表示,公司希望盡快在新興的LED照明市場取得先機,因此在前年便開始物色在技術、產能或銷售渠道方面有優勢的現有成熟公司,作為收購對象。「如果從建廠開始,想要接單起碼還要等兩、三年,期間可以有很多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8億元的總收購代價之中,商譽即占去3.9億元。李永生分析,與依靠公司自身資源進行「二次創業」相比, 通過收購其他公司拓展新產業, 有得亦有失。「收購的談判是最困難的一步,人家的公司本身做得不錯,我們只有通過高溢價爭取達成交易。」李永生樂觀預測,今年公司收入和核心盈利升幅定將高于去年。去年公司錄得整體虧損5241萬元,但去除無形資產攤銷及可換股票據公平值減損后的核心溢利則有2337萬元。
評論:LED產業的發展速度隨著國家的支持會越來越快,當然,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德普的轉型從長遠來看,對公司的發展還是有有利,只不過,短期內為擴張新業務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可能會更大,而公司股價的表現也未必能有太好。
4、港交所推經紀托管服務
港交所(0388)新數據中心及數據托管服務將于12月正式運作,交易時延將可大大縮短40%,以目前SDNet2系統進行交易,時延為3至3.5毫秒(每毫秒相等于1/1000秒);使用托管設備網絡后,時延則可縮短至1.55至2.05毫秒。由于時延縮短,早前巿場恐有大行用作進行高頻交易,港交所指由于本港需就交易收取印花稅,故高頻交易無利可圖;至于不需繳交印花稅的窩輪巿場,則由于欠缺其他巿場作套戥對象,出現高頻交易的機會不大。
港交所巿場發展科總監兼設備托管服務主管梁廣樂指出,目前巿場上半數經紀行、即約200個目前已使用經紀自設系統(BSS),可直接于新數據中心轉用數據托管服務,另外一半則需先轉用BSS系統。港交所已與數個BSS系統供應商進行溝通,經紀可透過使用有關系統供應商服務,同時享用港交所數據托管服務,相關收費則由BSS系統供應商厘定,由于供應商之間存在競爭,相信收費不會過高。
評論:港交所近段時間的改革及擴張動作頻繁,一邊競購LME勢在必得,另一面加快內部優化,提高整體效率,為國際化步伐加快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雖然,當前的市場狀態并不太好,內憂外患的影響給港股帶來壓力,交投方面難持續低落,不過相信冬天很快會過去,而港交所的未來發展還是值得期待。
5、OECD料中國GDP增長10年最低
內地總體需求疲弱,4月份經濟數據遜預期,突顯經濟增長放緩壓力。繼多家大行下調內地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昨天在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亦將去年11月對2012年內地經濟增長8.5%的預測下調至8.2%,增幅為近10年來最低。
OECD表示,自從去年底至今年初,內地經濟放緩趨勢愈發明顯,該機構下調內地全年GDP增長至8.2%,去年11月時則預計增長8.5%。OECD指出,若下半年內地經濟增長仍然疲弱,政府應加快推進「十二五」的重要基建項目,同時,應該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銀行體系,并設立存款保障計劃。該機構又建議,內地資金流動要自由化,從而實現更為平衡的人民幣雙向流動市場。
不過,OECD對內地明年的經濟增長看好,預期GDP增長9.3%,「隨艨獯嬤芷謐向,以及財政和貨幣政策趨向更有擴張性,相信2012年經濟增速應加快,并在2013年穩定在9%以上。」
本周一時,大摩同樣在下調內地2012年GDP預測的同時,看好明年增長,將2013年GDP預測由8.6%上調至9%。高盛則鑒于4月份經濟數據欠佳,將內地第二季度GDP增長預測由8.5%下調至7.9%,全年預測由8.6%降至8.1%。
評論:中國經濟的放緩一是受累于歐美經濟的疲軟,另一方面則是在緊縮調控的強壓之下所形成的負面影響。從今年一季度的狀況來看,確實令投資者擔憂,但是政策面上的靈活應對,即穩增長,又抑過熱,對于經濟后期的發展還是有利。而全年的經濟增長或還能給市場帶來驚喜。
6、內地下月將重啟核電審批
大和資本研究報告引述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玉明,在上周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核能國際大會上表示,中國可能于6月重啟對新建核電項目的審批。他透露,國務院會在上半年度結束前開會,以審批通過核電行業新的安全及發展計劃。
中國目前有15座核反應堆,總裝機容量為1250萬千瓦。徐玉明表示,年底前預計將有另外兩座核反應堆并網,2014年之前還將有24座核反應堆投入運行。
徐玉明預計,到2020年,中國投入運營的核電裝機容量將達7000萬千瓦,即核電仍有新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的發展額度,屆時核電占中國能源消費的比重將從目前不到1%上升至15%。
但亦有學者對內地核電擴張過快表示擔憂。據內地央視引述中國科學院院士及理論物理所研究員何祚庥表示,很多在建的核電項目,此前并沒有獲得國務院的批準,去年亦隨待批項目一起停滯下來,目前內地正在建設的有27座核電站,還不包括未經批準上馬的30多座。
若以每座核電站裝機容量100千瓦計算,2020年的70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目標就是全國要有70座核電站。何祚庥直言,如果核電站建在內陸, 發生污染將禍及內陸地區的水源以及地下水,影響生存大計。而據他所知,現在擬在長江流域建造的核電站就有22座之多。
評論:能源的需求量上升,供給方面卻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而新能源產業必然也會再受青睞。雖然目前市場上對于核電的安全性還是有較強的戒備心理,但是核電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當前階段,重要性還是相當大的。近期的核電類相關股份還是值得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