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市場喘定,港股昨仍跌152點,失守牛熊線(即250天線,昨處21890點)。
市場現正緊盯三大關鍵:儲局會議紀錄、[注冊離岸公司]中國PMI及印度尼西亞政府周五出招;投資界憂慮加深,沽空比率高達14%,后市續反復。
對于亞洲金融風暴似山雨欲來,券商中金預警香港存脆弱部分,樓市泡沫已超97年,美國一旦收水,加息來襲,對香港將比新興市場沖擊更大。
美國10年期債息回升,香港即月期指夜市跌107點,收報21639點,低水179點,成交3,813張。儲局今晨公布會議紀錄,顯示幾乎所有成員均同意退市計劃,美股反復下跌,截至美股收市,匯豐(00005)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折算報82.96港元,較港收市價83.55元低0.71%;中移動(00941)ADR折算報82.03港元,較港收市價83元低1.17%。
夜期再跌107點 中金憂美收水
有亞太區基金經理指出,“現時等亞洲危機過去,同時亦受儲局收水計劃牽引!备酃芍芏蟮,昨轉趨穩定,香港儲備強及負債低,亦與97年金融風暴時有別,短線繼續觀望,如儲局會議紀錄,“如果明確9月收水,市場會再驚過,將東南亞跌市再放大一次”。
他認為港股仍處上落區間之中,恒指升至23000點后,投資者紛套利,但跌至21000水平則入市買貨。大市從7月低位已累積大幅反彈,要再升則需要企業有強勁的盈利支持,如中海油(00883)昨升4.9%,成交達29.7億元。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指,香港房價高企,泡沫比97年金融風暴前嚴重,而且與當時按揭利率高企相反,現時按揭利率非常低,使樓市比起新興市場受儲局收水的沖擊更大。加上社會對政治問題爭議,未來兩年香港面臨非常大的內外環境不確定性。維護聯系匯率及有效的宏觀審慎監管,是金融穩定基石。
陶冬:亞洲危機屬信心危機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認為,從收支情況及外匯儲備衡量,[注冊香港公司]亞洲危機是信心危機多于97金融危機,但若缺乏政策響應,后果可能很嚴重。
他列舉危機對中國的10個影響,其中一個是可能加速資金外流,中國已連續第二個月銀行外匯占款負增長,似乎趨勢乃持續,估計官方將增加流失難度,但現時仍大量減少,而且短債及套利交易不斷平倉,但不相信資金外流對中國收支情況構成威脅。
摩根大通指出,該行資產配置原是“輕倉”中國及印度尼西亞,重倉印度。印度尼西亞因風險回報欠佳,建議持倉減至零,而國家收支情況有變的情況之下,將中國評級升至“中性”,印度則下調至“中性”。
恒指昨跌152點,收報21817點,失守牛熊線;[香港公司注冊]國指跌48點,收報9856點;主板成交縮13%至551億元,沽空比率達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