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的決定猶如一枝強心針,外資券商幾乎清一色看好中港股市前景,三家券商近日先后上調指數目標。
高盛一個月內再上調明年恒指目標至26500點,[注冊離岸公司]全城最“牛”,3大主因包括基金持貨少、股票估值低及企業盈利高等。
高盛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慕天輝(Timothy Moe)指出,三中全會后落實投資者對中國改革的期望,改善投資氣氛,而且中國股票估值具最多上升空間,故將中國股市投資評級升至“持重高于大市”。
慕天輝表示,此前很多基金都持“輕倉”中資股,部分較基準少約5個百分點,料情況會好轉,看好明年北亞區股市表現。
高盛對后市樂觀的取態幾達市場共識,德銀大中華首席經濟師馬駿上周已率先調升MSCI中國指數目標,潛在升幅20%至25%,因為中國容許民企進入大部分行業,有利推動中資股長遠的收益。
高盛:內銀科網濠賭股仍看俏 港地產股審慎
高盛看好明年中資股表現較本港股票佳,[注冊香港公司]所推薦行業亦反映此看法,看好內銀股、內地網股、但對本地地產股較審慎。
慕天輝亦認為,內銀股資產負債表的壓力漸減,盈利能力改善,股東回報率介乎18%至20%,但市帳率(Price to Book Ratio,簡稱PB)卻低于1,認為目前估值吸引,風險回報佳。
劉勁津稱,內銀股目前較環球銀行估值更有10%折讓,“以現時股價計,已反映不良貸款率高達6%,官方公布只有約1%!
自年初以來,香港多只科網股及濠賭股勁升,但劉勁津認為目前超買風險仍低,建議投資者可以趁低吸納,估值未升至泡沫爆破前夕水平。
高盛預計美國將于明年首季開始減少買債規模,劉勁津認為目前市場對地產商的盈利太樂觀,對地產股較為審慎。
瑞信中國策略員陳昌華亦認為,三中結構性改革反映長遠前景改善,潛在升幅強勁因為過去數年中國市場情緒脆弱,若改革能實行,大大減低經濟下滑及金融風險,將國指目標調升至15000點。
中金昨發表報告,重申對明年H股正面預測,短期亦看好年底前反彈,因為盈利能見度增加及受惠改革措施,建議“重倉”部分金融(內房及券商股)、選擇性基建(建筑及城市公用股)、選擇性消費(科網、保健、汽車及家品)股。
該行指,中期仍聚焦改革走向,留意H股估值仍低,[香港公司注冊]反映市場預期仍低及“輕倉”,其次是人行緊縮立場重申領導層改革決斷力,第三是相信不會再有銀行間信貸緊縮。